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水河边擒大蟒
小伙儿走路先“跳舞”
豫兴大厦成功爆破
从风沙城到绿城
城市“雀斑”到底黏住了谁
郑东新区又添新校 九十六中昨日奠基
ghy09081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从风沙城到绿城

徐凤州

在郑州生活了近60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工作,我会骄傲地说:“栽树的,在郑州栽了一辈子树。”

我和绿色结缘于1951年,17岁的我从省林业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林场造林队工作。那时郑州城区面积仅有5平方公里,城东北区域被黄河故道绵延几十里沙丘地围绕。人们曾这样描述当时郑州的生态环境:“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流”,风沙起时,“遮天蔽目,飞沙走石”。新建立的人民政府,把改变“风沙城”面貌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作为党培养的第一代林业工作者,工作伊始便投入到“改变风沙城”面貌的战役中去。

我和造林队20多名同志,整天奔波在花园口至中牟几十里黄河故道上,当时条件很差,工作十分艰苦,行走全靠两条腿,食无定时,宿无定所。但我们全不在乎,坚持不懈地干了4年多,绿化了近7万亩沙荒地,固定了150多个沙丘。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疯狂肆虐的风沙之龙,终于被绿色锁链牢牢缚住,从此基本摘掉了我市“风沙城”的帽子。

随着省会建设需要,植树造林的重点转移到城市绿化上来。按照市政府“路修到哪里,树栽到哪里”“工厂建到哪里,绿化到哪里”的号召,我们发挥专业队伍的优势,植树造林,大显身手。几年后,金水路等主要街道长起了一排排高大的法桐,一座座居民庭院栽满了绿树鲜花。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5.25%,郑州荣获了“绿城”美誉。

为了保证植树成活率,我们在绿化人民路、金水路这两条“景观大道”时,所种法桐小树都是从南京购买的,一棵几毛钱,但在当时经济十分拮据的年代,成了贵重之物。我们倍加爱惜每棵小树,从挖坑、栽种、浇水到管理,都一丝不苟,市领导对这两条路上所栽法桐也倾注了心血。当时的市长王均智骑车在金水路、人民路来回巡查,发现所栽的树哪棵有毛病,问题小的自己当即处理,问题大的写个纸条记上区域方位,交给我这个造林队长处理。当时的副市长史隆甫拿着钢尺一个坑一个坑地测量,不合格者返工。

记得1955年初春的一天,天下大雨,我乘2路公交车从市里返回单位,车行至人民路十一中北边路段,我隔着车窗发现路边有棵小法桐被冲倒了,便招呼司机停车,司机不理睬我,我急忙解释道:路对面有棵小树被冲倒了,我是个栽树的,我要把它重新栽好。司机被感动了,车停门开,我跑到路边,小法桐已被路沟里湍急的流水往北冲去,我在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追赶着,几次滑倒又起来,终于抓住了小法桐树,在原树坑里,我重新把它栽好……

现在,人民路、金水路早已因高大挺拔的法桐树而闻名全国,行政区纵横街道,郑大路、中原路、嵩山路早已变成了“绿色长廊”。法桐给郑州人带来实实在在的享受,法桐为郑州赢得了“绿城”美誉,作为当年植下这些法桐的栽树人,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