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之美
生命的草原
惜别的海岸
《南京!南京!》的硬伤
误犯“圣讳”中进士
长三角分属苏浙沪
龙袍上的补丁
朱皇帝的服饰政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南京!南京!》的硬伤

佚 名

《南京!南京!》的热映,对于影片的解读当然是见仁见智,但对于那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却是我们必须直面的。

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充满着血腥和暴力,也充满着残酷和仇恨。但是导演陆川在影片中,试图用人性的眼光来解读侵略的兽性,实在是一种单纯和幼稚。许多中国导演在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都不同程度地犯过类似的错误。

凡是侵略战争,都是人性丧失的历史事件,都是人性异化成兽性的过程。因此,对于日本人的侵略战争,对于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只能用人世间最肮脏的字眼来形容、来诅咒。“野蛮”太轻了,“暴力”太雅了,“血腥”太淡了,“邪恶”太弱了,“兽行”太文了,“残酷”太小了。

在战争、苦难、死亡、仇恨之外,导演陆川更希望观众能够体会战争背后的思索、苦难背后的救赎、死亡背后的尊严,以及仇恨背后的温暖,“我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这关系到我们以何种心态重读历史。”

从艺术角度和故事角度,陆川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是,国家与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历史和“结”根本就不理这一套。

日本人至今还没有对侵略中国有过真诚的道歉和忏悔,至今还在否认南京大屠杀,在这样的民族仇恨和国耻之痛面前,陆川想表现的“怀柔政策”是失败的。

在国与国之间发生的这种万恶的侵略和兽行,是不能用人性来解读的。用今天虚伪的人性观念,来冲淡“南京大屠杀”留在中华民族心灵中的伤痕,试图从中找到人性的密码和缓解民族之间的历史矛盾,那是无用的。因此,陆川在影片中试图表现的他对“南京大屠杀”的人性思考,对侵略战争来说,是肤浅和多余的。试图用艺术的手法来杜撰这段历史中的人性表现,无异于变相篡改历史!当代70后的人如果真是这样理解历史和民族苦难,那简直是民族灾难。

他将这部新作定义为“一部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的电影,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不应该是南京大屠杀的主题,南京大屠杀最真实的就是杀戮、血腥和残暴,是惨无人道。以一个日本兵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战争,尽管故事新鲜了,但是对这场战争留在中国人身上的耻辱和痛却被削弱了。如果说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未来世界的目标,但用今天的人性理解来解读70年前的屠杀事件,并且在骨子里有对敌人的精神挣扎进行描绘,请问,是谁给了你宽容南京大屠杀的权力?

陆川太相信当下文化对人性的解读,太自以为是地认为对待中日关系,以为新的一代、新的观念就是不计前嫌,应该携手共进。他忘记了,在对待历史和当今的很多关系上,尊重历史、反省历史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日本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耻辱和民族仇恨,我们就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从这个角度来说,陆川的误区是明显的。

这部电影票房已经过亿,值得庆贺的不是电影,而是中国人的“关注”,说明我们这个民族还存在着国恨家仇。

摘自《大众文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