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李煜和陈叔宝的不同结局
夏天的别样说法
“郑州青年号”
机车诞生记
《无处可藏》
小处不可随便
lh4586
lh459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煜和陈叔宝的不同结局

唐宝民

李煜是南唐后主,陈叔宝是南朝陈后主,两个人都是国亡后被俘,但这两个亡国之君后来的人生结局却不一样,李煜三年后即被宋太宗赵光义用牵机药酒毒死,而陈叔宝却直到十六年后才因病而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李煜的生命中,有一种真性情,面对从九五之尊到亡国贱虏的角色转换,他从不刻意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所以三年的时光,都是在“日夕以泪洗面”中度过的。赵光义派南唐老臣去试探他,他明知左右近身皆是赵光义的耳目,却不肯把自己的真实心理掩饰起来,而是拉着老臣的手,放声痛哭。这样的举动,怎能让当政者放心呢?李煜是个优秀的词人,他的词作,充满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怀念,在当政者赵光义看来,当然就是“贼心不死”的表现了。978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李煜42岁的生日,李煜感慨万千,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倾诉亡国之痛的词,终于使赵光义痛下决心,决定杀李煜以绝后患,便派人给李煜送了一杯毒酒……

相比之下,陈叔宝不似李煜那样多愁善感,他毫不在乎自己的亡国贱虏身份,每日照样吃喝玩乐,天天喝得烂醉如泥。杨坚对陈叔宝很优待,准许他以三品官员的身份上朝,但陈叔宝竟然向杨坚表白,希望能再得到一个大些的官号。杨坚经常请陈叔宝参加宴会,而且,怕引起他伤心,特意吩咐在宴会中不奏江南的曲子。哪承想,陈叔宝却丝毫不在乎,在宴会上开怀畅饮,谈笑风生,仿佛仍是陈国国主一样。杨坚因此叹息道:“陈叔宝此人,全无心肝!”然而正是这种没心没肺的样子,才会让当政者放心,如果陈叔宝也像李煜那样整日忧心忡忡,他还能保住小命吗?陈叔宝也擅长写诗、填词,他创作的那首《玉树后庭花》,意境极其高雅,成为流行一时的杰作。李煜的词中充满了伤怀之痛、故国之思;而陈叔宝的诗的内容却是颂圣,是献给皇上的:“日月天光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报东封书!”

李煜和陈叔宝,同为亡国之君,“性格决定命运”,李煜的“真性情”和陈叔宝的“全无心肝”,不正是他们各自人生结局的原因所在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