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实现镇域经济腾飞
立足一个“实”字
为打造郑西新城和美荥阳做出应有贡献
宝宝亲手做蛋糕
送给最亲的妈妈
“羊肉哥”派送爱心肉
“王宽家”义演汇聚爱心
民警与台胞老人
12年的不解情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实现镇域经济腾飞
立足一个“新”字
在创新开放中增添活力动能立足一个“和”字
在保障民生中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荥 阳 豫龙镇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内标准化厂房一角
投入运营的河南通冠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投入运营的五洲国际博览城项目一期
市域快速通道科学大道与南水北调干渠自豫龙镇穿境而过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实现镇域经济腾飞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闫立衡 文/图

近日,全省2015年度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 考核晋级结果公布,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被授予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这一荣誉的获得,恰是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与豫龙镇机构套合整整三年之际,回顾锲而不舍而又厚积薄发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都见证了奋斗的艰辛和成就的荣耀。而刚刚过去的2015年,正是豫龙镇依托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爬坡过坎、砥砺奋进、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

立足一个“稳”字

经济持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5年,豫龙镇紧紧围绕荥阳市产业集聚区晋星升级目标,以郑州市“三大主体”工作战略部署为统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相互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上狠下功夫,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从业人员2.7万人,达到晋星升级标准。在产业集聚区的支撑下,实施了一系列抓改革、强投资、调结构、促提升的扎实举措,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15年豫龙镇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79亿元、增长27%,生产总值113.64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112.28亿元、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29亿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万元、增长11%。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先后荣获“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两强产业集聚区”称号,豫龙镇在2015年度河南省百强乡镇评比中位居第二,入选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立足一个“优”字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速度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15年承担的31个荥阳市重点项目开工率98%以上;工程机械产业园一期润旭德、山推、柳工公司3个项目和五洲国际一期1100个商铺全部运营,阳光粮油饲料物流园4家企业投产达效。注重招商引资,全年新签约和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共12个,总投资达50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的郑州南车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项目综合楼主体已完成,预计2016年6月完成设备工装安装调试并投产;投资10亿元的大方重工和投资8亿元的广州海格通信等4个项目已签约落地,通信电缆厂项目于4月份开始办理前期手续并开工建设,实现“签约落地项目早开工”。此外,圆满完成4.1万亩小麦颗粒归仓,落实农业三项补贴资金446.5万元。

立足一个“高”字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拓展发展空间

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截至2015年底,全年启动的9个社区项目,总建筑面积271.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99.3万平方米,建成入住33.2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126户,群众顺利入住槐西社区二期1024套安置房、石柱岗社区一期556套安置房。扎实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共启动6个村共3535户109.8万平方米的征迁工作,为实现全域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镇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日臻完善。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九纵九横”全循环18条道路建设,14条道路32.2公里已全面开工建设,京城南路、飞龙路及荥泽路等7条道路全部竣工通车;服务郑西高铁郑州西站建设,已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运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水厂豫龙镇罗垌水厂建设工程于2015年10月份正式通水。镇党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以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投入资金423.7万元,打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1个、示范村3个,荣获市创建工作红旗单位,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切实为群众建设一个崭新的和美家园。

立足一个“新”字

在创新开放中增添活力动能

坚持条块融合,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提升。先后建立定期会商、条块联动执法制度,推进痕迹化管理,促进重点领域排查问题及时解决。网格长累计报送社情信息11720条,办结率98.4%,台账信息4386条,办结率98.24%。以党建为引领的便民服务亮点纷呈。2015年,豫龙镇全面启动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基石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党建“2+4+4”工作模式,投资3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镇级综治工作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创新建立首问责任、速查快办、单程办结和限期回复制等四项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代办了养老保险、低保申请等服务事项800余件。

立足一个“和”字

在保障民生中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进一步提升全镇精神文明水平,镇党委深入开展“修身行善 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充分挖掘深厚文化底蕴,精心设计了机关修身文化、商隐路精品示范街和毛寨村家风文化建设三大全民修身精品工程,大力弘扬真善美,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新风尚。积极扩大就业,发放小额贷款100多万元扶持全民创业,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0人。建设老年服务中心5个,建立了槐西、毛寨、廿铺等12个退休人员工作站,发放了社会化管理联系卡。严格落实“四包一”责任制,排查化解纠纷385起,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高,荣获年度“荥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称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