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 开学季
萌娃入学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萌娃入学啦

本报记者 周 娟

今天,是我市市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名的第一天,这也意味着又一批萌娃要迈入学堂,成为真正的小学生了。而9月,一批小宝宝也要进入幼儿园了。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多多少少有些紧张呢?不用担心,记者特意为各位新生和家长准备了新生入学攻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名丨招生更加人性化

你今天一大早就去给孩子排队报名了吗?报名所需材料都准备齐了吗?

今明两天,是我市市区小学入学报名时间。虽说孩子入学是一件大事,但家长也无需过于紧张。早在8月10日,市教育局就举行了市区小学入学政策新闻发布会,家长只要按照公布的要求准备证件即可。郑州市教育局还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只要符合报名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报上名,家长完全可以错峰报名,没必要连夜排长队、熬夜排号等待。

家中有适龄儿童的家长一定已经了解到今年小学入学报名两大变化:市内八区入学年龄放宽了两个月(即保证2010年4月30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及入学所需证件中新增了“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其实,今年招生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今年的招生将会更加人性化。

“适龄儿童入学是一项教育活动,是适龄儿童入学的第一堂课。”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表示,各区、各学校要站在育人的层面上设计和实施好这项教育活动,要站在育人层面招生,要人性化招生。在他看来,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做到人性化招生,首先就要树立课程意识,要精心设计和实施好入学课程,落实课程育人。

除此之外,田保华还要求各区、各学校树立服务意识和分享意识。“学校和教师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的,学校要站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层面上思考与实践,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入学服务,落实服务育人。”田保华还说,“每一个孩子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无限的期待跨入校门,教师要学会分享孩子的喜悦,分享孩子的幸福,落实分享育人。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上学。”

今年入学的新生和家长们,有没有感觉很幸福呢?

认知丨入园入学大不同

“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幼儿园每班大约有3名老师,老师更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参与到孩子一天的生活之中,对孩子们更加了解,孩子对老师也很依赖。但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精力主要在教学上,对孩子生活上的关注会少很多,而且每门学科的任课老师都不同,只有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更密切一些。”不少经历过小学入学的家长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诸多变化。

的确,无论是从校园环境还是从学校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来说,小学都和幼儿园有很大差别。采访中,一些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表示,通常幼儿园不太大,里面的环境也充满童趣,生活环境较为轻松;许多课程的设置也都是以唱歌、跳舞、画画等形式开展的,可以说是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玩中学。但到了小学就不一样了,校园变大了,教室里也以固定的桌椅为主,黑板、宣传栏上多是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渲染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每天有好几节课,每节课都有40分钟的课堂教学,并且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虽然也会有活动或是实验,但还是更强调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学生也需要或多或少地承担一些学业压力了。”惠济区艺术小学教导主任刘克华告诉记者,这些明显的区别会让刚入学的学生有些不适应,和初入幼儿园一样,他们在入学第一周时间里可能会不愿意进班,或者产生焦虑的情绪,但只要加以适当的安抚和引导,大约经过一周时间就能够适应了。

一些一年级老师还提醒各位家长也应提前意识到这些区别,不要拿幼儿园老师来和小学教师进行对比。比如不要期待小学老师能够将孩子在学校的吃饭情况、上课情况、参加活动的情况等,都用照片或者文字的方式一一告知,毕竟小学班级中,一个老师要面对好几十个孩子,还有明确的教学任务。如果想要得知孩子在校的表现,可以主动和班主任老师沟通。

准备丨迎接人生新起点

心理适应

采访中,不少老师都认为,在新生入学的适应过程中,心理上的调节是最关键的。孩子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最好让学生在入学前就对学校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稳固的基础。

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校长曹显阳告诉记者,我市不少幼儿园都会组织大班孩子走进小学校园熟悉环境,和一年级的同学共上一节课等活动,让他们提前感受小学氛围,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因此,不少新生对小学并不陌生。“临近开学,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到即将就读的小学附近踩踩点,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和上学路线,估算一下路上所用时间。要告诉孩子,上学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也要引导孩子懂得在学校学习和在幼儿园游戏的不同,应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其实,新生入学也没有那么复杂,大多数学校都会利用开学第一个月的时间由老师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曹显阳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以鼓励为主,教育孩子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告诉孩子怎样正确对待集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孩子对集体生活、对老师和同学产生期待。还有一些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布置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区域,让孩子在家中先体会一下成为小学生的感觉。

能力培养

“进入小学以后,孩子需要作出的第一个改变就是独立。”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德育主任常罗文表示,相比幼儿园来说,小学生活更具规则性,小学老师对学生会有不少要求,比如自己整理书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值日等,家长最好能提前培养一下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吃饭方面,幼儿园里有老师哄着吃,但上了小学之后早饭要在家里吃,一定要吃好,而午饭则很有可能是自己在午餐班里吃,因此要培养孩子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此外,常罗文还建议各位家长教会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每晚睡觉前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将第二天所需要的课本和文具放入书包。

根据往年不少的新生家长反映,“值日”是令许多孩子头疼的一件事。“以前在家从来没有干过活,到了学校要轮流值日,可把孩子给难住了。”一些家长表示。“其实,在进入小学前,家长就应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曹显阳认为,学生能否独立,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家长。“家长一定要舍得放手,比如早上送孩子上学,送到学校门口的指定位置就可以了,孩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习惯养成

上学前,孩子要认多少个字?要会算多少以内的加减法?不少家长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在大多数老师看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会这些知识更加重要。

“上学后,学校都有一日常规的锻炼和培养,但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最好是能提前帮助学生养成一些好习惯。”刘克华建议说。

在学习习惯上,入学前的一段日子应增加学生安静活动的时间,如写字、画画等,以便入学后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在学校时记住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完成。

而在生活习惯上,要帮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学会根据冷热增减衣物,提高自我照顾和保护的能力。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保持衣物的整洁等。

此外,还需让孩子具备一些规则意识,例如学会倾听,上课不乱插嘴,举手回答问题;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听到指令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不乱翻别人的东西,爱护学习用品;上学不迟到,有事请假,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等。

家长丨家校沟通多陪伴

“马上就要开学了,还不知道要给孩子准备点什么呢,书包需要多大的?文具要买什么样的?”采访中,家长对于新生需要准备哪些东西非常关注,显然他们按捺不住孩子即将入学的兴奋,纷纷向身边有经验的亲友打听,有的已经在提前准备了。

文具选择有技巧

“其实,家长们不必着急,报名之后,学校一般都会召开家长会,对于学习物品的准备,学校都会有具体的要求,到时家长依照清单来统一采购就行了。”刘克华告诉记者。不少老师也建议家长不要过分重视文具的准备,事无巨细的准备会让人感觉如上“战场”一般,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其实,文具的准备也是有不少技巧的。为了给家长一些指导和建议,记者也采访了一些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希望他们的总结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主要的就是准备一个书包,不宜过大,不要太花哨,要尽量简单和实用,尺寸可以参考新学期的书本大小。口袋和间隔可以相对多一些,这样可以分门别类放置物品,不至于找东西的时候要翻遍整个书包。”罗常文建议家长带孩子一起去挑选书包,选择质量较好、自重较轻、背起来舒适的书包,让孩子养成自己背书包的习惯。不建议选择拉杆包,一来新生的书本并不是很多,背起来也不很重,二来拉杆包在上学放学途中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很安全。

“作业本一般学校会发,学生准备好文具盒、铅笔、橡皮、转笔刀之类的就好了。”曹显阳也建议具体的文具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来购买,他建议新生不要用自动铅笔,不会削铅笔的学生可在前一天晚上由家长帮忙把铅笔削好。

文具盒要简单,最好用布的,掉在地上不会发出太大声响,以免影响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铅笔要用2H或HB的那种,颜色较浅便于孩子涂改,橡皮也要用软软的那种,不容易把作业本擦破;转笔刀不要买那种电动或摇把的,因为刚入学无论什么样的削铅笔工具孩子都不会正确使用;小尺子要准备那种一边平直,另一边波浪的,有时需要在语句下面画波浪线,有了这种小尺子的帮忙,孩子会画得更整洁……很多热心的家长也提供了不少自己的经验之谈,可供新生家长们参考。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刚入学的新生,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家长要多关注他们情绪的波动,多和他们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又有哪些烦恼,关注孩子在人际交往、适应学校生活等各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不要一进家门就问孩子‘作业写完了没’。”在曹显阳看来,比做足各种准备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关注和陪伴。“开学第一个月,老师会带领学生适应小学生活,也会格外关注学生在课下的表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适应能力有些担心,或是发现孩子放学后的情绪有异常,一定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听取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家校联手共同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小学新环境。”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不少学校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统一召开家长会,各班也都会创建QQ群、微信群等,以方便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平时,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分享给各位家长,为家长答疑解惑,也希望家长可以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帮助新生顺利度过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适应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