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全市科技创新暨国家自主创新示1/2016-08/26/03/20160826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快构建现代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开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我市出台创新驱动发展纲领文件 5年内力争成为全国创新创业中心
2020年郑州国家创新示范区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2020年郑州国家创新示范区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

今年5月27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拥有“国字号”金字招牌后,“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该如何“奔跑”?该如何打造自身成为“郑洛新”核心区和排头兵?

昨日,全市科技创新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给出了答案,市委、市政府出台《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示范区建设列出详细的“任务”清单。

【定位】

打造郑洛新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根据《实施方案》总体要求,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全面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为核心;按照重点突破、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原则,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排头兵。

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战略定位为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创新创业人才密集区、科技与金融结合实验区。

开放创新先导区 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创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中西部科教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探索依靠开放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示范。

技术转移集聚区 充分发挥郑州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形成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枢纽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新格局。

转型升级引领区 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创业生态区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创新创业人才密集区 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郑创新创业。

科技与金融结合实验区 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先行先试科技金融创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机制,着力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布局】

一区四园各展所长

按照“一区四园多点”的架构,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以郑州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区,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区和其他县(市)区创新创业综合体为辐射区。自主创新核心区强化战略先导地位,突出“高”和“新”;辐射区突出“专”和“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示范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

其中,郑州高新区重点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联东U谷郑州生态科技产业园、亿达软件园、新三板产业园等,谋划高新区“未来科技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建设空港(电子商务园)、古城(电子信息基地)、会展物流(商贸会展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双鹤湖(精密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四大片区;

郑东新区重点建设龙子湖科技创新集聚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中原金融产业园、金融智谷、创意岛孵化园、大学生及留学生归国人员创业园、电子信息创新创业综合体等;

经开区重点建设智能汽车与电动汽车产业园、重大装备制造科技产业园、河南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科技产业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智慧物流园等;

金水区以金水科教园区为依托,重点建设河南外包产业园、郑州启迪科技园、郑州北大科技园、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等。

【目标】

成为中西部双创热土

展望未来,到2020年,郑州国家创新示范区会是啥模样?《方案》绘出蓝图:

在自主创新领域,示范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6件,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

在技术转移和开放创新领域,全市引进或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机构,转移转化一批技术成果,促进一批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项目,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2%以上。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以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将示范区打造成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面,实现创新要素实现区域间的有机整合和流动,以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创新创业活动踊跃,成为中西部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重点】

六大任务绘就蓝图

《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六大重点任务:

任务一: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关键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消除行政审批中部门互为前置的认可程序和条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以管促放,深化商事制度、“多规合一”等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监管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任务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点】强化郑州国家高新区的核心作用,引导高新区立足“高”、突出“新”。统筹研发机构、服务平台、人才资源等重大科技资源进一步向郑州高新区倾斜,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郑州国家高新区集中发展。谋划包含大学创新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实验室等大型科学中心、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等的未来科技城。

任务三:推进技术转移和开放合作

【关键点】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发挥郑州“米”字形高铁和郑州航空港的交通枢纽作用和区位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提高高新区对外开放水平,支持其引进国际知名科技园区和研发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内外创新力量合作研发。

任务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点】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施,努力将郑州建成先进制造业大市,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以航空经济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培育壮大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任务五: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关键点】高标准建设好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的集约功能。以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金水区为重点,积极推进创业孵化、研究开发、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发展。

任务六:促进示范区协同创新发展

【关键点】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搭建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细化任务分工,集成推进示范区各项工作。同时,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统筹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在示范区内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