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上街区实现扶贫对象整体脱贫
“廉洁文化宣传月”启动
14年爱心接力帮扶偏瘫老人
错时执法遏制流动摊点回潮
集中整治“土小企业”
建立干部政绩档案量化管理
群防织天网 共治保生态
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创新楼宇服务为企业解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组织当好主心骨 党员争做贴心人
上街区实现扶贫对象整体脱贫

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克东海)在南部山区整体搬迁扶贫开发工作中,上街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各级党组织主动作为做好贫困村群众的“主心骨”,党员争做贫困村群众的“贴心人”,实现扶贫对象整体脱贫。

2004年,峡窝镇通过区划调整并入上街区,南部山区贫困村的脱贫工作也随即进入区委视野。这些贫困村沟壑纵横,位置偏僻,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增收难等问题突出,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不易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对此,上街区委、区政府大胆提出并实施了“政府+企业”的市场化易地扶贫搬迁理念,从根本上破解多年以来困扰贫困村的脱贫发展问题。

真正要离开世代居住的小山村,有些村民舍不得。镇党委成立党员工作组,挨家挨户做工作;各村党员带头动迁,镇党委联合各村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统筹协调车辆人员,帮助劳力不足的家庭搬迁。“想到离开老家,心里总有点不舒服。但想到安置后的新生活,还是有一股子劲儿,特别是区委的号召、党支部的服务、党员的带头,让俺有了主心骨。”西林子村民吴盘勤告诉记者。

上街区委按照“靠、傍、留”的原则,安置区的选址靠近省级产业集聚区、傍着主城区、留下未来发展空间,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利条件。到2015年底,上街区10个贫困村的群众陆续搬迁入住舒适优美的安置新区。

村民入住新社区后,该区各级党组织、政府和党员志愿者发挥优势,为搬迁群众提供多种贴心服务,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党员志愿者在每村都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台,为搬迁村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通过新建的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对村民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有农艺特长的党员志愿者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种植黄梨、核桃等经济作物。政府帮助村组成立劳务公司,优先承接山区开发建设、绿化养护等工程,吸纳群众就业;大力推动五云山休闲旅游、方顶明清文化旅游等综合开发项目,切实提高贫困区域、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截至目前,10个搬迁村已实现就业7816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95.3%,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达到60%,群众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生产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也让大伙儿的精神面貌明显转变。村民们不等不靠,务工经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