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微博小说
灯下漫笔
茶凉与距离
新书架
散文诗页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聊斋闲品
茶凉与距离

郭香灼

最近与朋友在一起谈些人情世故方面的内容。两天来,这两句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第一句,用来形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话,叫“人走茶凉”;另一句,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亲近适度的话,叫“距离产生美”。我想这两句话,常常与人们生活交往息息相关,若有个正确的认识,生活就会减少烦恼,人与人之间也就增加美感。

人走茶凉的事很多,不论在官场、生意场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里都会遇到的。比如有些领导在职的时候,单位给他配了车和专职司机,当时应该说跟司机是工作关系。而退休后,办些事情什么的,还习惯叫原来的司机,次数多了难免引起司机的抱怨和大家的议论。有的说不应该,也有的听到议论却说人走茶凉。不同的声音,反映出不同的看法。仔细一想,人走茶凉是很正常的,你已经不在位了,人家凭什么还一直听你招呼,影响他的工作不说,其他退下来的领导怎么看?如果纷纷效仿,单位岂不乱套了。另外还要理解一点,当你寻求帮助、别人面露难色的时候,你要从客观条件和自身问题找原因。不能动不动就说,人走茶凉,你得宽容。退一步讲,人走茶不凉,凭什么让别人给你一直热着?因认识上的错位,你累,别人也累。人走茶凉,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人走茶不凉,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南宋诗人张孝祥有句诗:“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也就是说,对世态炎凉、人情世故等世道悟出个所以然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心里都会悠然自得。

距离产生美这个话题,人们交往就好比种树一样,树与树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太密枝叶相挨,盘根错节,上夺阳光,下争水肥,最后都生长不好。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或明或暗地要求大家讲求距离,如人与人之间走动得太少容易疏远,久而久之情谊淡漠;而走得太近,也会像两棵挨得太近的树一样相互排斥矛盾百出。在人的交往过程中,许多成功和失败,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要想得到一个朋友,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朋友,你就无止境地靠近他。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就是人们亲近与距离要适度的道理。汉朝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意思是人们之间不在于走得多近,而在于走得诚实。这个世界,唯一最熟悉的人,只能是自己,无论与你什么关系的人,在交往中过于密切并在对方跟前一览无余,都是人生极大的忌讳。人类的所有美感除了真诚感、实在感外,归根是那种陌生感和遥远感,距离产生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