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言献策 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完善政策 加大扶持
建言献策 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市政协召开今年第四次双月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相关处室、职能部门及基层代表,就推进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协商,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汇报片》,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卫计委等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言,委员和基层代表先后围绕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会议领导:市政协主席王璋,省公安厅副厅长、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沈庆怀,市政协副主席朱专兴、李玉辉、吴晓君,市政协秘书长陈松林

参加会议人员:部分市政协委员,省市专家,市政协各专委会主任,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客观要求

市政协常委 张强

目前,我市已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超前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就总体而言,我市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实际推广中仍存在缺乏完善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缺乏多渠道、稳定的资金来源。缺乏志愿者、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缺乏高素质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等问题。

建议: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政策制订者、服务监督者职责。我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政府在保障基础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争取诸如福利彩票的支持、企业和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等,从而建立资金筹措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志愿者、民间组织参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发动社会资源与力量,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提供活水源头;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要改进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形成政策性从业激励措施,不断稳定、壮大养老服务人员队伍。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市政协委员 李安州

医养结合是目前比较热的话题,医养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实现。主要原因是医养结合工作仍在初始发展阶段,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建议:简化医养结合机构的审批许可。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够特事特办、政策创新,让医养结合项目能够以相适应的指标进行规划和审批;落实医养结合机构的用地政策;加大医养结合机构的金融支持。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投资方对接多种低成本融资渠道,尤其希望社会福利彩票基金能够介入以适当的方式对项目予以金融上的支持;调整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政策。希望能够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采取分段分项创新之办法进行融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建议建设医养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一套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相关机制,做好医养结合机构的试点工作。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制定、研究或帮扶解决实际问题,督促项目的试点与推广。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持续化规范化

市政协委员 王瑜

在从事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同时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的困难度。

我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还存在着社区居家养老定位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运营经费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政府对购买服务的理解有偏差等问题。

为此,我建议: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补贴、贫困家庭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养老护理员待遇补贴,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综合评审机制;新建小区按要求配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的居民小区,政府应租赁或改造闲置场地,建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改造和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建设验收合格的给予建设资金补贴。

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市政协委员 张红军

近年来,我市养老机构服务业处于发展阶段,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据调查,现在郑州的养老机构和床位不足,投资者不愿意投资此行业、养老护理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郑州市内养老机构的土地规划用地偏少或规划不够重视,养老用地的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审批时间相对较长。建议做好设施布局规划,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养老机构是高投入、低回报、慢回报的新型国家战略型行业,对于养老机构建设的推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建议完善投资融资政策,实施无息贴息贷款;养老机构前期基础投资大,一个中小型养老机构前期投资就要几千万元,而且回报周期长,很多养老机构运营困难。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各类补贴标准;护理行业收入相对偏低,护理员的流动性大,培训成本较高,护理质量也偏低。建议建立护理员补贴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培训。

探索建立多路并行互为补益的农村养老体系

市政协委员 赵玉兰

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大的农村人口,也面临着最为复杂的农村养老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六成。同时留守老人的数量正逐年增多。

养老已经成为当下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冷思考,多路并行是关键。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和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农村“养儿防老”的赡养模式严重弱化,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大量农田因留守老人无力耕种而被撂荒。建议正视“养儿防老”逐渐弱化的问题;浙江、江西、山东等多地的实践表明,以土地流转支撑起来的农村养老模式,确实成为解决当下农民养老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建议学习外地经验,尝试“以地养老”; 结合河南和郑州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建立多路并行农村养老体系。

加快郑州市老龄产业发展的思考

市政协委员 许颖杰

郑州市老龄产业市场巨大,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完善,养老机构不断健全,老年人养老意愿逐渐多元化。因此,在发展老龄产业有许多有利条件。

但郑州市老龄产业发展仍存在发展要素不足,养老资源结构布局不合理,政策落实难度大,老龄产品开发单一,老龄产业发展部门统筹协调不足,缺乏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问题。

建议: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精神文化养老发展,区域生态特色发展,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医养护一体化发展。老龄产业发展,还要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制定老龄产业中长期规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发养老产品和服务。建立老龄服务业行业标准,积极解决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土地供给资金等“瓶颈” 问题。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养老服务建设

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范雷

金水区养老服务发展稳定,其政策支持机制基本形成,资金投入机制初步确立,行业管理机制逐步健全,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创新。

但依然存在养老政策滞后、不具体,养老服务管理体系亟待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养老机构设施简陋、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建议加强基层老龄队伍建设。各级老龄机构要有固定人员及编制,确保基层老龄机构的稳定;要加强社区(村)老年协会自治组织建设,让老年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他们在基层养老服务工作中的“老有所为”作用;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增加养老服务资金投入,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社会养老服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慈善捐款支持养老事业资金比例;巩固和壮大社会养老服务队伍。除对现有养老护理员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外,还要进一步壮大养老服务队伍。

真诚回应

市民政局局长 谢霜云

截至2015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10万,占人口总数的12%。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政协领导的关注和推动下,我市坚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逐年增加政府投入,出台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但还存在着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困难,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不大,居家养老服务惠及面小。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缓慢,运营困难。养老机构消防验收审核困难。养老护理员难招难留。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严重不足等困难和问题。

建议:加快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解决机构养老运营难题。制定全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和每年供地计划。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融资优惠政策。出台医养结合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落实措施和办法;加大城乡养老服务中心扶持力度。我市应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制定和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中心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借鉴外地市经验做法,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老龄队伍建设。建立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协调和指导。

做好服务工作 全力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市发改委副主任、轨道办主任 范建华

郑州市发改委一直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始终立足于部门职责、支持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市发改委全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将养老产业发展与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统筹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发改委牵头拟定了郑州市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市本级政府投资力度,在安排年度政府投资时充分考虑市属养老设施项目建设需求,重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强与上级发改部门沟通衔接,及时了解上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向,努力争取国家发改委的资金支持。

下一步市发改委根据项目进度、分年度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郑州市发改委将继续做好政策制订、项目审批、资金争取等服务工作,全力支持郑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解决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问题

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保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机构的消防工作。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市区联合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纠正,加强了相关部门的职能培训。

但当前养老服务机构仍然存在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多数养老服务机构先天火灾隐患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低等问题。

建议:解决养老服务机构消防治理障碍。目前,全市有21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和78家政府办乡镇养老院,由于没有规划手续,或者规划性质不符合标准,审核不了消防审批的手续;加大经济投入,现有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全、消防器材不足的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对养老院的扶持,对现有的养老院进行有效的改建重建,消除存在的先天性火灾隐患;加强消防教育检查和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消防检查,督促整改隐患,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以及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消防宣传教育的水平,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的自保自救能力。

加大服务力度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

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予红

为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荐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服务力度,建设预算保证机制。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扶持制度。支持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落实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目前,全市的养老服务保障水平都在提升。

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制定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建立政府综合评价体系,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成规模,但是养老行业的标准尚没有完善,我们正在会同市民政部门对我市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模式进行评估分析,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养老机构软硬件综合评价体系,为今后政府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保障;明确资金投入的方向,创新政府扶持的方式,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创新政府扶持方式,按照公办民营、民办公入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的方式,积极尝试以政府和社会的资本合作、合同外包、委托经营等管理运营模式,推动我市城乡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快速发展。

落实各项政策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戴春枝

我们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完善医保、培训人才、优惠补贴三个方面。持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力争在2016年底全面实现各县市区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市医疗保险支付实现及时结算;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2005年1月1日起,我市将养老护理员正式作为基础工种列入职业培训管理,目前,我市多所技能院校开展了护理、医药、保健、按摩等相关专业,每一年培训养老相关技能人才400多人。

严格落实相关补贴政策,下一步将积极配合省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搭建工作,妥善解决参保老年人省内就医及时结算问题,鼓励技术院校与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加大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继续落实好各项政策。

完善土地政策 解决养老设施用地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李伟

近年来,国土部门围绕郑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要求,按照国土方面的有关政策,主要是从土地报批、供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养老设施用地能够尽快得以保证。

加大土地的供应力度。按照土地对养老设施用地有关政策的要求,对养老设施区别对待,对于非营利性的用地我们按照政策及时给予划拨供应,对于民营资本进行投入公益性的养老设施用地,我们按照政策划拨,对新增用地及时进行划归,确保养老设施的用地需求。

下一步根据全市养老设施的布局和专项规划,我们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特别是年度的供应计划,加快制定土地、用地规划切实解决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难的问题。结合省厅具体的要求正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确保养老设施用地,用地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优化完善项目规划 保证养老设施有效落实

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贾大勇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全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机制,郑州市规划局在落实养老设施用地方面依法合理完善我市的地方规划基础标准;对于“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老年医疗卫生、老年保健、老年人文化生活、老年产业、其他社保服务等新的标准和规范,规划局也开始研究,今后也将逐步纳入到郑州市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当中。

建议建立编制。郑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时候,紧密结合郑州市城市总规、都市区总规,以及我市相关的各项规划,结合我市实际进行科学编制。建议借鉴外地城市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规划、都市区总规划相关的项目规划,加快养老设施布局的规划。近年来,郑州市也相继组织编制了很多规划,对于养老设施来讲,这个专项规划我个人认为目前有缺失,需要尽快把这一块给补上去,我们对既有的现在实行的中心城区路线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纳入各个层次的规划编制体系当中,这样可以有效指导下一阶段的项目建设,保证养老设施的有效落实。

医疗和养老机构统一纳入规划

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付桂荣

截至今年7月份,我市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20家,开设老年健康服务床位5000张,累计服务在院老年患者25000人。在今年6月份,我市被国家卫计委确定为国家级医养试点城市。

目前,我们主要围绕组建老年医养协作、推进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制、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中心、开展社区和居家养老结合、打造高端医养结合项目多种模式开展和推进医养结合。

建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统一纳入规划。建议将治疗性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目前,这个问题比较现实,如果在养老机构养老的病人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把老人转到另一家医院进行医疗,不但占用了医疗资源,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如果能在养老机构里面把一些治疗项目纳入医保,这样不但方便了老年患者,也节约了很多资金。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王 治 整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