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省第十次党代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国家战略中的郑州担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国家战略中的郑州担当
中欧班列(郑州)开通
航空港区繁忙的航线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河南先后获批的河南自贸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五大国家战略中,“四张王牌”都与郑州息息相关。

国家战略在郑州形成了政策叠加优势,为郑州聚集更多优质资源要素、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报告摘要:加快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水平。以拓展国际航线、完善集疏网络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设立营运基地或分拨中心,建设国际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以航空物流、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完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为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开放门户功能和区域竞争优势,提升对全省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等平台建设。

郑州担当

以先发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2013年3月7日,获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设立。历经三年攻坚,作为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初步取得“先发优势”。

据统计,今年1~9月,航空港实验区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5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7.8亿元,增长11.7%;进出口总额完成1932亿元,约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4.1%;电子信息业产值1639亿元,约占全省电子信息业产值的71%;全区手机产量1.5亿部,增长20%;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539万人次,同比增长18.3%;航空货邮吞吐量30.5万吨,同比增长12.7%。

未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如何发展?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对今后五年的工作部署,要以航空港实验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发挥航空港实验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叠加优势,突出制度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培育,巩固和提升“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进一步加大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力度,以航空物流为带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合作,加快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不断巩固和提升在国内外航空港中的竞争优势。

进一步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持续谋划、跟踪、引进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支撑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积极开展国际经贸、人文、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引进来”“走出去”取得更加广泛丰硕的成果。提升城市国际化功能,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事制度、贸易仲裁、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等商务体系,尽快实现国际客运联城中转、72小时过境免签和落地签服务,完善国际化生活社区、教育医疗服务等配套建设,营造有利于国内外生产要素集聚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报告摘要:大力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向“买全球、卖全球”迈进。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丰富拓展各类口岸,构建综合性大口岸格局,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推动中欧班列(郑州)往返高密度、高效益、常态化运营,把郑州打造成中欧班列内陆枢纽核心节点。

郑州担当

围绕自贸区建设形成制度高地

按照规划,河南自贸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其中,郑州片区包括航空港区块40.6平方公里,经开区区块28.1平方公里,郑东金融集聚区块13.2平方公里。

作为河南自贸区的“重头戏”,郑州片区咋建设?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给出明确答案。围绕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建设,覆盖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商品口岸、通关口岸,积极推进商事制度、关务制度、监管制度、金融制度创新,完善大通关体系,形成投融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物流便利化、监管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制度高地。

同时,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买全球、卖全球”的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体系,扩大出口,做强进口,确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根据《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行动计划(2016—2018年)》,郑州综试区以B2B模式为发展重点,以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体系和各类功能性口岸为支撑,以金融、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为依托,以制度创新为引领,通过综合试验,培育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实现扩大出口、做强进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全力打造“三中心一高地”。未来三年,郑州市将力争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200亿美元,培育2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园区,300家跨境电子商务重点企业,设立20家公共海外仓。

持续拓展国际陆港功能,推进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多口岸出入境、多线路开行、多目的地通达、双向集疏、均衡往返运营。全程10214公里的货运线中欧班列(郑州),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更是给河南变身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提供了重大机遇。从2016年8月开始,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三班去程和三班回程开行,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高频次、常态化、均衡化开行的中欧国际班列,其货源遍布包括日韩在内的欧亚近30个国家和地区,货物集疏网络延伸最广。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报告摘要: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郑州担当

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居全国17位

“十二五”时期,郑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2%,高于全国3.4%;占全省比重由28%提高到31.3%。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第17位。

过去五年,郑州净流入人口185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7位。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高铁圈”覆盖全省十八个省辖市、人口达一个亿;“一个半小时高铁圈”可以覆盖中原城市群所有城市,总人口超过1.8亿,生产总值大体为6万亿。这个区域城镇密集,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发展潜力巨大。

枢纽建设:“三网融合”多式联运基本形成

京广、陇海干线铁路和高速铁路已在郑州形成“双十字”枢纽,郑合、郑万高铁去年开工,郑太、郑济高铁加快推进,郑徐高铁开通,到上海只需4个小时,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初步成型;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也已基本形成,郑州成为集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于一身,航空网、铁路网、公路网“三网融合”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城镇化: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26个新市镇

今后,郑州将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26个新市镇”的郑州都市区空间布局,坚持“多规合一”,构建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集约型、紧凑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

以国际视野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加快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公交都市区建设,启动十条地铁线工程,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和建设总里程达到470公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以上,达到国内城市一流水平。

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五大战略产业

郑州将聚焦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五大战略产业。

目前郑州市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7,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郑州的目标是要建成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以新能源汽车为标志的全国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现代服务业方面,努力把郑州建成联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集疏中心和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为载体,建设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力争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5%左右。

关键词 郑洛新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

报告摘要: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科院郑州工业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争创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

郑州担当

到2020年科技进步

贡献率达66%

今年4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

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将按照“一区四园多点”的架构,以郑州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区,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区和其他县(市)区创新创业综合体为辐射区,打造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人才密集区。

在这样的空间布局下,继而形成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分工。

郑州高新区重点建设北斗导航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联东U谷郑州生态科技产业园、亿达软件园、新三板产业园等,谋划高新区“未来科技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建设空港(电子商务园)、古城(电子信息基地)、会展物流(商贸会展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双鹤湖(精密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四大片区。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0年,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6件,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6%以上,成为中西部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中了全省大量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型企业,河南省每5个高新技术企业中,必有1个在郑州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内集聚了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31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517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等。

郑报融媒记者 孙 娟 董艳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