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香茅草烤鱼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有凤曰鸾

栾树在川

梁 凌

有些字意韵悠长,比如“栾”,仿佛一棵树,树梢开满依恋;有些词连着地气,比如“栾川”,简单的两个平声,一阴一阳,轻轻一呼,就吐出草木香,及微腥的水汽。

有一条河,从山间源出,河岸遍生佳木,人们叫它栾树;有许多凤凰,在林间翔集,人们唤它鸾鸟。

栾,鸾,人们爱极了这个音,带着一分缠绵,二分飞扬,三分古意,四分清芳。于是,人们叫这条河——鸾水,称这块土地——栾川。

栾川人说话好听,尾音上扬,像唱歌。我遇到的栾川人,大都朴实厚道,一来二去,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朋友。

在鸭石小学,我结识了一个朋友,他是一名教师。他独创了一种快速记忆单词法,有人请他去城里办班,说可以赚大钱,被他婉拒。当他知道我能写几篇小文时,又诚恳地邀请我去交流。他的话,有一句我记得很清,他说自己半生一事无成,现在最怕误人子弟……就是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决定去山间一趟。闻讯,他喜出望外。

我去那天,他一早打来电话,要去高速公路出口接,我说不必了,我摸得到学校。然他终究不放心,又跑到秋扒镇接。我们到校,他尚未归。等他回来,吓我一跳,他一拐一拐的,脚肿得像胖姜,问他,说是昨夜崴的。我说你都这样了,还转山接人?他听了,嘿嘿嘿只是笑。那天,他拖着病脚,跑前跑后,从头忙到尾。他给人的感觉,是把学生当自己娃,把学校当自己家。他依恋这儿。

鸭石小学,也的确让人依恋,它是个芬芳的所在。花坛里,虞美人开成一片紫烟,成群结队的蝴蝶、蜜蜂在花间嘤嗡。前院种着几棵树,两树菩提,两棵梧桐,一株桂花。校长说,这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菩提代表智慧,梧桐招来凤凰,桂花嘛,“蟾宫折桂”“人与桂花各自香”。这些树,全是他手植,已二十余年。我问他在这个学校多少年,他说三十年了!三十年,他打造出一所儒学氛围浓厚的特色小学。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出了好几个北大生。他说,孩子们来上这个小学,就一定让他们打好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他们的责任。

本以为,鸭石小学的成功是个例,及至那么一天,我看到一本杂志。这本杂志,是秋扒乡里的一所初级中学创办。学校办杂志的不多,何况是贫困山区。及开卷一看,甚是惊赞,学生们的作文水平,那是相当的不错——足见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学生自身的灵气,这种灵气,也许来自山峦?除了学生作文,还有“园丁随笔”一栏,专刊教师作品。一本杂志,师生们热热闹闹高高低低平平等等地挤在一起,犹如郁郁葱葱的绿森林,蓬勃秀润!

我的指尖,在绿森林间穿行,滑过一行行名字,似滑过一排排栾树,如数着一只只鸾鸟,内心渐渐涨满感动。我分明看见,一棵棵栾树,树梢开满依恋;一群群鸾鸟,在林间自由翔集。人家都说深山出俊鸟,其实只消想一想就明白,没有佳木,哪里来的俊鸟呢?!为了孩子们都变成凤凰,这里的教师们,甘愿化成一棵棵树,非常沉默,非常坚持。以前我只看到栾川人纯朴厚道,听到他们说话好听,现在才知道,除了纯朴和歌一般的音调,他们还有无与伦比的敬业精神,这精神像一座山,让人仰止。也许,这才是我喜欢栾川最最深刻的理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