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着力“五转”实现全域都市化
我省首家消费金融公司落户郑东新区
严格管控加强排查推进违法建设整治
强化协调服务 加快项目建设
举办公益活动 助力全民阅读
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营造良好出行环境
6个基地和28家企业
个人购汇重申6大禁令 留意别入“关注名单”
下月起用户签电信业务 入网协议必须实名查验
全省所有行政村 实现光纤全覆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着力“五转”实现全域都市化
——访白沙镇党委书记孙高俊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袁书华

新年新气象 共建魅力东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把手”访谈

之一

开栏的话

新年伊始,中原大地利好连连。国务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喜讯刚过,中原城市群获批消息再度幸福来袭。立中原,通天下,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提升郑州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市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集结号;郑东新区正坚持“两个国际化”为引领推动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即日起,记者走进郑东新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对话基层单位“一把手”,倾听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声音,感受东区发展脉搏。

镇域内44条路桥工程全部开工,安置回迁全面实施……走进郑东新区建设三大主战场之一的白沙镇,新气象、新变化处处皆现。

“2016年是白沙镇全域都市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镇党委、政府围绕‘一年打基础,二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的发展思路,统筹实施重点项目、安置回迁、社会管理、干部培训,惠民工程、党建六项重点工作,初步实现了都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局面。”白沙镇党委书记孙高俊开篇立意。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去年以来,白沙镇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积蓄发展承载力。一年中,白沙镇完成了20多公里路面维修、树木栽植、护栏安装、雨水管网、路灯安装,实现了贾鲁河综合治理7.8公里3100亩清障交地、进场施工,七里河、杨桥干渠、象湖节制闸、环城水系进展顺利。目前,辖区陇海铁路沿线绿化、象湖景观绿化已完成,永盛路、张湖桥路道路绿化施工顺利,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群众安置回迁是政治更是民生,白沙镇全面实施安置回迁,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目前,白沙安置区一期37万平方米具备分房条件,续建及二期建设顺利;雁鸣、新城、龙王庙、大雍、康庄安置区全部开工,张湖桥、高庄、大有庄三个村活动场所率先搬入白沙安置区,为群众回迁迈出坚实一步。

围绕省市重点工作,白沙镇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镇1000多家养殖户、土小企业、露天烧烤、燃煤锅炉已关停, 178家土小企业全部取缔或改造。与此同时,做好惠民工程,一年来,就业扶持、转移、培训375人,调解劳务纠纷192起,新农保、新农合、城乡医保参保7.5万人,社会救助、弱势群体慰问、助学奖励、计生奖扶共3500多人。

“省、市党代会指明了工作方向,国务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基层单位备受鼓舞,必将全力以赴。”展望未来,孙高俊信心满满。他表示,今年,白沙镇将提速推进乡容村貌向市容市貌转型、拆迁现场向建设工地转型、农村农民向市区市民转型、服务大厅向服务体系转型、拼搏式干部向专业化队伍转型,通过“五转”实现全域都市化建设迈向快车道。

今年,白沙镇将围绕东区既定规划,抓好道路桥梁、绿化水系、重大项目建设,做到6个100%,抑制工地、车辆扬尘;第一季度协调完成安置区内剩余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年底前实现所有安置房主体封顶;升级镇政府便民服务大厅,建设镇兴路、上东城、山水城便民服务站,推动便民服务工作向服务站下沉;坚持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娴熟、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力奋进,努力把白沙镇打造成郑东新区东部的靓丽新都市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