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郑州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努力在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主要经济指标
2016:郑州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风貌昂扬向上
郑州航空港“立体枢纽”优势凸显

本报记者 张倩 文 宋晔 马健 图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郑州市蓄势转型、奋力赶超的一年。一年来,郑州坚持在持续中完善、持续中提升、持续中发展,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成功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顺利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2016年,我市把调结构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1∶49.5∶48.4调整为2016年的2.0∶47.1∶50.9,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60亿元,增长7.3%;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互联网+”指数居全国城市第14位,再次入围全国信息化50强城市,获批开通国际通信专用通道。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提质增速。会展经济稳步发展,入选中国会展最具办展幸福感城市。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3家、62家,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2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居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成功获批,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

对外开放发展步伐加快

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和创新中心建设,促成了中国(河南)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国家级试点相继落地、启动建设。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机场二期全面建成投用,开通客运航线186条、全货机航线34条,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达到2070万人次,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货运量达45万吨,跃居国内机场第7位。手机总产量2.5亿部,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研发制造基地初具规模。

郑州新郑综保区三期封关运行,进出口总值居全国海关综保区第一位。郑州经开综保区获批,中欧(郑州)班列实现每周去四程、回四程常态化运营,全年开行班数增长61%,达251班,载货量和满载率等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交易额分别由2015的5000万单、4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00多万单、60亿元。汽车、肉类、活牛、邮政等特种功能性口岸稳定运营,粮食、药品等口岸加快建设。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全年民生支出1031.2亿元,增长18.4%,省市民生十件实事顺利完成。

全市实现脱贫3.39万人,退出贫困村119个,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大头落地;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超过350.3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8.4万人,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新开工棚改项目12.4万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9万套。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9所;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4所,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随迁子女新生入学5万余人。医疗、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和平安郑州建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

圆满完成

初步统计,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920亿元,增长8.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8个、0.5个百分点,全省占比达1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70亿元,增长5.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1.2亿元,增长14.3%,高出全省6.3个百分点,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60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5元,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增长8.5%。

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新活力

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加快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落地,提高改革开放实效。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160项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进行了梳理规范。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企业“五证合一”登记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改革。引导市级投融资公司深度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市场化转型。国企、金融、财税、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三农”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新型城镇化

建设成绩斐然

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67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71%。

安置房建设全面提速提质,74个安置房项目启动桩基施工,49个安置区实现群众回迁,累计回迁群众13.2万人;开工建设“三级三类”市民服务中心82个。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市4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6个村进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商都历史文化区保护开发、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贾鲁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畅通郑州工程持续推进,郑徐高铁通车运营,郑万、郑合高铁加快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开工建设,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成型。

轨道交通路网体系规划、建设时序进一步优化,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城郊铁路一期和1号线二期即将试运营,3号线一期、5号线等工程顺利推进。

大“井字+环线”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西三环北延主线已竣工,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高架主线段部分建成通车。

生态环境建设

力度不断加大

全市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综合指数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排名退出了后5位,各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不断完善和严格落实环保治理措施,黄标车、老旧车淘汰治理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各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拓展,水体质量有了新的改善。完成植树造林10.3万亩,市区新建绿地1174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23个,“一环、一渠、三网”生态景观带基本建成,贾鲁河综合治理、牛口峪引黄工程开工建设。创建省级生态县1个,生态乡2个,生态村6个。

制图 张 璐

主要经济指标

2016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920亿元,增长8.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8个、0.5个百分点,全省占比达19.8%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增长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5元,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60亿元,增长11%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1.2亿元,增长14.3%,高出全省6.3个百分点,增速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70亿元,增长5.8%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