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视点
校园安全棒棒哒 师生平安美美哒
教育孩子 “严”教or“慈”教
家校携手 让孩子幸福成长
南阳路三小
镜观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话题:
教育孩子 “严”教or“慈”教

最近,一则《六岁女孩边哭边和妈妈讲道理》的视频火了,“妈妈,你把我养这么大,还打我,如果你说了,我不听,你也要好好说啊,你不能打人呀!”小女孩用童稚的声音向妈妈控诉,引发网友热议。

二七区幸福路小学校长胡建玲:关于“严”教还是“慈”教这个话题,目前的观点有很多,我们的教育主张是“严而不厉,慈而无害”,但度和分寸一定要把握好。首先,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路上必须或者是无法避免要遇到的事情,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和孩子真诚沟通,指出他的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有错误一定要惩戒和批评,但是要掌握好方式和分寸,不能伤害孩子的心灵,单纯的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复制和增长暴力。家长要认识到孩子错误的性质,是无心之失,是故意为之,还是成长路上都会经历的那些错误,通过理性分析,采取适当的惩戒手段,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孩子犯错后没有接受惩戒,没有经历过挫折,对他的人格完善也是非常不利的。

金水区纬三路小学老师刘春燕:六岁女孩教训妈妈的视频走红,引起了我们一线教师的思考。《颜氏家训》中写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严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而认同,互相信任。在学校也是这样。我们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也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学生。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规则和孩子的自由权利结合起来。孩子有行动的自由,前提是不做有害于集体、自己、他人的事,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网友瓜瓜:这个小女孩说的话就是我小时候想说的,真应该彻底杜绝暴力,暴力给人身心造成的伤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家长刘先生:孩子被批评后能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见父母平时养育得不错。教育小孩儿不能全是溺爱,要不以后会受不了挫折或者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学生小胡:说句实话,我小时候妈妈也打过我,犯了错她才会打我,但是打了之后她会给我讲道理。就像我妈妈说的,其实她打我,我是肉痛,而她是心痛。打的时候她心痛,可是不打我她怕我将来会犯更大的错误。我爱我的妈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