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桃花开在盛春里
光饼之光
闹元宵(国画) 袁汝波
史铁生的风格
四渡赤水出奇兵(国画) 沈宁波
踏青寻芳正当时(外一首)
城市记忆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光饼之光

♣邈云汉

福建的光饼,可是出了名的!这饼,如银元大小,中心带孔,可穿线;咸的、甜的,带芝麻的、不带芝麻的,夹肉的、羼葱花儿的;出锅时,饼面儿金光悦目,喷香诱人,酥脆适口。

据说,光饼源自河南固始的“火烧馍”——面团和好,揉搓成粗条,揪成剂儿,搓圆压扁,刷水贴炭炉缸烤。这与福建的相仿,但饼中心少了穿线的孔。有文记载,这是唐末固始的王溯兄弟入闽主政后带入的。固始隶属光州,遂称“光饼”。这种饼,携带、就食、保存方便,就成了古时书生进京赶考时旅途充饥、光宗耀祖的宠物;高中之后,祭祖扫墓时,光饼又成了怀亲念祖的供品。

虽同出一脉,但各地的光饼(也称征东饼)也不尽相同。建瓯光饼制作时,饼坯中间戳一瓜子形小洞,烤时炭火里加点硫黄,这样,烘出的饼面儿黄边儿白,号称“金面、银边、瓜子嘴”。福安光饼,讲究“铜脸铁底棉花心”——饼面儿焦黄,饼底儿脆硬,饼心儿松软可口。福清光饼选料精,作法殊,面团配盐碱,拍上芝麻,打孔,饧发一下,以新采的干松针烘焙,酥脆时铲下,分发给小贩去卖。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倒成了此地一景!

这饼,与戚继光抗倭有关。1467到1573年,日本经历着百年的“战国时期”,封建领主相互争夺,战争频繁;手下的武士到海上抢劫,沦为倭寇。他们乘潮而来,海螺信号,狡猾阴险,诡计多端。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东南百姓深受荼毒。“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奉命抗倭,排列“鸳鸯阵”,构筑“空心堡”,发明戚氏刀、狼筅、虎蹲炮,南征北战,平倭驱虏,前后十余年,历经百战而无一劫,最终扫平倭患,安定海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家军常常不能举火烧饭,自食北方烧饼,但多食不易消化,常上火便秘。戚继光教人饧面时加碱,以助消化,拍上芝麻,以润胃肠,去燥火。这种烤饼,成了士兵的最爱,为平倭立下奇功,自此尊称光饼、征东饼。

在福建,后人建起戚公祠,祭奠这位功勋盖世的抗日英雄。1936年抗战前夕,爱国诗人郁达夫以如剑之笔,直戳日寇恶行,鼓舞全民抗日,“举世尽闻不抵抗,输他少保姓名扬。四百年来陵谷变,而今麦饼尚称‘光’”。卢沟桥事变不久,他再次拜谒戚公祠:借岳飞长调《满江红》,填词一阕,“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败亡的日寇丧心病狂,在异国暗杀了这位先烈。人已逝,赤子之心在,光辉永恒!

如今,福清人做光饼,两人合作,一个递胚,一个贴缸,身子伸欠俯仰之间,噼啪作声。民间艺人自编光饼舞,加上戚家军的小射雁步、骑马步、八字跳等,成为当地人十分钟情的民间艺术!

风不见,叶在动;人不在,饼有光。这光,蕴涵了中国人的精神归属。回想往昔,所有的不幸,化为成长的阶梯,成了先人默默的助力。这火,终归会燃烧,照亮我们的复兴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