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担当先行先试 强化产业支撑 迈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新征程
未雨绸缪 备战防汛
用实干书写担当
绿色周末“绿城情韵” 为市民送来夏日清凉
强化责任担当 共筑平安交通
今年全省拟培育 500名“金蓝领”
返乡农民工可申领创业补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担当先行先试 强化产业支撑 迈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新征程

(上接一版)生物及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三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为核心的“3333”新型制造业体系。二是着力构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十百千万”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四项行动为抓手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三是积极构建以“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重点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为试点示范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四是加快构建以创新产业发展政策、金融服务政策、财税支持政策、政府服务机制、要素保障方式等五项举措为载体的政策保障体系,尽快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制造”模式。

四、健全机制,全力实施,努力走在全国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前列。一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创建试点示范城市的组织推进,健全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健全督导考评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的工作方针,强化督导与考评,推进重点工作落实。三是健全规划政策引导机制,对试点示范重点工程和任务,制定完善规划和行动计划,发挥好各类扶持政策引导作用,加快推进试点建设。力争到2019年,全市制造业发展实现规模总量、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四个提升”,即: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总量保持中西部领先、全国大中城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4%,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化融合水平达到全国一流;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重要节点和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制造业对外开放新高地。确保“1+3”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探索和形成“郑州制造”的全国样板,为支撑“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实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