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国和巴拿马建交
盖的是房子 暖的是民心
文明交通助力城市治理行动启动
产业入村来 脱贫有奔头
专题调研持续推进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
郑州好人馆昨开馆 快来感受榜样力量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作 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智能终端:“郑州制造”的世界级名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入村来 脱贫有奔头
利用办公用房改成的书房。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史治国 姚辉常 文/图

农村人勤,看天劳作。清晨不到7点,56岁的新沟村四组村民禹海莲便开始了一天的兼职劳作:蒸馍、调凉菜、挨个房间收拾被褥……一切熟练而有序。

小竹林,长旗杆,石磨砌成的石桌、石台,屋顶上安装有光伏发电面板,院内亭台流水,废置的小学已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田美园”,成了学生素质训练基地。

“身体不太好,出去找活也不容易,在这里按天计算工资,就在家门口,方便得很。”从去年夏天“一田美园”正式对外开放,禹海莲一直在这里兼职打零工,只要有客人过来,干一天能赚60元的工钱。

“洗衣做饭都是小活,不能有啥困难都找政府吧,能出来做点事,咱心里踏实。”禹海莲说。

老板不在家,平时打理“一田美园”的是28岁的开封小伙子马建伟。为了不打扰村民,记者在这里搭伙吃饭,和马建伟拉起了家常。

“投资产业,很多人都得先看交通是不是方便,你这个老板的思维倒有些与众不同。”

“6亩多的校园,只有8个办公室改的房间和几口窑洞,能赚钱?”

…………

记者抛出一个个疑问。

在马建伟看来,老板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不方便”。他说,老板是东北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有新沟村这么个地方,看到废置多年的村办学校,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这么幽静的地方很适合做一个休闲养生的场所。基地投用后,不仅给村子带来了人气,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