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促经济发展
宣讲直通车开进文化广场
通往郑州高铁西站 公交线路增至四条
中牟县启动基层党建巡回观摩
中原新区管委会 举办“两学一做”专题党课
巩义市人民医院 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
和爸爸一起疏导交通
惠济新区管委会 给党员集体过“生日”
中牟县青年路街道 力促消防隐患整改
惠济区再掀“清洁家园”行动高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康宁路”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 立

近日,记者在新密市苟堂镇靳寨村采访时,村民张老汉拉着记者,指着村里一条水泥路说:“这条水泥路有故事哩。”

他说的“水泥路”是村里一条村道,有200多米长,3米多宽。这条路几天前由老党员张德有带领张小寨村民组270多口人集资修成,被称为“康宁路”。

原先,村子中间有一条小巷,宽不足3米。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农户直接向路边排放生活污水,使得小巷不仅路面坑洼不平,而且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走。

今年春节期间,年近六十的老党员张德有回老家过年,动了修路的念头。他说:“组上几个党员带个头,筹集到六七万块钱应该不是大问题。我先拿钱,出2000元。”修路的事很快落实,村组党员还推选张德有当修路的“头儿”。

他们很快成立“修路指挥部”,并定名“康宁路”。村民得知几个党员领头修路,很快按照方案出了资。在外面的公职人员,经商、搞企业的大、小老板闻讯,也都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凑了6万多元。

随着一阵鞭炮和挖掘机的声响,工程正式开工。张德有更忙了。联系挖掘机,坚持跟班作业,指挥施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周下来,人瘦了、黑了,头发长了顾不上理,衣服脏了也来不及洗。老母亲把饭菜端到工地上,老父亲和儿子一起守护在施工现场。

组里的党员张发正是修路的“管家”,虽年过花甲,又动过手术。但他三上苟堂四下大隗寻找施工单位,每天坚守在工地上,每用一袋水泥、一块砖块,他都要细心安排。一天下来,腿肿得像水桶一样,晚上睡觉疼痛难忍,老伴一边嗔怪,一边为他按摩。第二天他又出现在工地上。

经过七天奋战,“康宁路”终于建成。修路之余,他们顺带修建了一个小广场,村里的人们闲暇时都会聚集到小广场上唠嗑,常常讲到党员带头修建“康宁路”的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