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通关一体化实施首日郑州关区受理366票
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形成合力 加快发展 发挥好航空港实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郑州大都市区 研究中心揭牌
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政法综治系统合力 开展保平安活动
百余名党员干部 进村入户帮扶
“双迎攻坚”将着力 解决一批难点问题
打造信息时代的“智慧党建”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86天
三大举措力挺郑州工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大举措力挺郑州工业

本报记者 聂春洁

中国制造2025·郑州在行动

14

系列报道

近年来,郑州市强化“政策落实、企业服务、规划引导”三项举措,围绕“创环境、搭平台、建机制”,积极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郑州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上台阶。

政策引导提振信心

产业政策扶持更加有力。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政策扶持资金,深入落实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和重点行业专项奖补资金,发挥了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

三年来,共落实国家、省、市新能源推广应用补贴130.08亿元,争取工业转型升级工程、物联网发展专项、智能制造专项、先进制造业技术发行、重大科技专项等10余类项目资金17.14亿元。研究出台的《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为我市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受到广大企业的好评。

减负成效初步显现。围绕“降成本、减负担”目标,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认真落实各项惠企减负政策和重点工作,降低了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以更明显的减负成效回应社会期待。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市为企业降低税负、减免收费、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等方面负担费用超过200亿元。

政策宣传家喻户晓。2016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政策落实进千企”活动,积极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成立市、县两级政策宣讲团,以集中宣讲、县区巡讲、特色宣讲为主题共开展各类宣讲会152场,现场共发放省、市政策汇编及配套解读12000余本,现场接受各类政策咨询2000余人次,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规划先行砥砺奋进

2016年以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发布《中国制造2025郑州行动纲要》、郑州市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专项提升规划和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超硬材料、新型耐材、智能制造装备、食品、生物医药、现代家居和信息化等多个“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这些规划的出台,为郑州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多彩的产业蓝图。

未来几年,郑州将强化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三大战略性产业引领发展,引导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现代家居、装备制造、铝及铝精深加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布局生物及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巩固郑州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郑州特色的新型制造业体系。

根据相关规划,郑州在电子信息、汽车、通用航空装备等领域,将建设五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通用航空产业集群,真正打造“郑州制造”品牌。力争到2020年,建成5家左右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销售收入超10亿的制造业骨干企业数量达到260家以上;全市建成50个左右智能工厂。到2025年,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新型制造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企业服务硕果盈枝

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激活力。2016年开展精准化产销对接、个性化银企对接、定制化用工对接、高端化产学研对接等四项对接活动92场,帮助510家企业签订产销协议640个,协议金额75亿元,330家企业争取银行授信99.69亿元,143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37.5亿元,帮助重点企业达成用工意向6800余人。

2017年以来,共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海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和省五大产业链产销对接大会,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成功举办“百亿资本助力制造强市建设”融资对接会,53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51.8亿元。积极开展“百校百企” 用工对接系列活动,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台账,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会、平台直报、现场调研、问卷调查、服务热线、电子信箱等途径,落实企业问题交办转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对久拖不决的问题,实施挂牌督办。2016年至今年前5个月,共受理企业反映问题1268个,办结问题1246个,问题办结率达到98.3%,受理数、办结数、办结率均位居全省前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