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颁奖1/2017-07/13/08/2017071308_brief.jpg 上一版3
冯骥才:让文化融入我们的生命
共襄一场小小说的盛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冯骥才:让文化融入我们的生命
冯骥才在接受专访之后,欣然题写“郑州应是有福地”送给读者。

郑报融媒记者 秦 华 苏 瑜 文 李 焱 白 韬 图

“我认为中国的小说大厦,是靠四个柱子支撑起来的,一个是长篇的柱子,一个是中篇的柱子,一个是短篇的柱子,一个就是小小说的柱子。小小说这个柱子是不是坚实,是不是有力,还需要大家进一步地努力。这个柱子因为在中原,因为在郑州,所以,我特别来到这个会上,向小小说事业的创造者们表示敬意。”十年前,冯骥才曾在“中国郑州·第二届小小说节”上,作了“小小说让郑州扬名”的主题发言。十年之后,他再次因为小小说来到郑州。

昨日的活动现场,冯骥才分享了他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以及民间文化保护的许多看法。冯骥才说,他和河南的渊源很深厚,“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在朱仙镇启动的,开封的“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是他促成的,河南的很多传统古村落也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小小说的顾问,这次能来到郑州,见证小小说的颁奖盛会,非常高兴。

谈河南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在朱仙镇启动的

2001年,冯骥才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一做就是13年。冯骥才说,这项工程的起点,正是河南朱仙镇。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我们计划是在2002年正式启动普查工作。2001年的时候,朱仙镇搞了一个国际年画节,我带了一批专家过来参加活动,开幕式的时候,镇子里有几万人赶来了,把活动现场全部围起来,大家都非常为自己的民间文化骄傲。当时我坐在主席台上,往下看,看到很多老百姓甚至站在房顶上,站在墙上,这种热情、热切,让我很感动,我当时就和民协的人商量,多好的机会,我们就在这儿率先启动吧!”

冯骥才说,这些年来,他为文学来河南的不多,几乎都是为了民间文化,跑了河南的很多地方,一开始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是为了传统古村落。

“中华民族的根在河南,中州大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腹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在已公布的4批传统村落名录中,有4153个村被纳入保护范畴中,河南所占的比例很大。目前,还有一批正在申报中的。”冯骥才很自豪地笑言,河南的很多传统古村落都和他有很大的关系。而把开封作为复兴清明节日文化一个基地,也是冯骥才印象极为深刻的事。

谈创作

从民间文化重回艺术田园

近年来,由于身体问题,冯骥才到一线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间有所减少,又开始“不自觉地有一点转身”,放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时间日渐增多,作品也不断推出。

今年6月,冯骥才携新书《意大利读画记》《冯骥才艺术谈》现身廊坊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其新书发布会上,他说:“比较是一种获得思想的方法。”《意大利读画记》这本书看起来是写意大利,但仍然离不开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来看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此之外,我希望把一种精神介绍给国人,就是意大利人对自己文化的尊重。”

冯骥才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经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它的经历和传统。

“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冯骥才称之为自己的“四驾马车”。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挑山工》《珍珠鸟》等。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视角,用多变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滋味。

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小小说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冯骥才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其创作的《俗世奇人》继承了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的优秀传统,堪称中国当代新笔记体小说的典范之作。昨日上午的颁奖仪式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新篇》荣获了第16届(2015—2016年度)《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谈及小小说在当下时代环境里的生命力,冯骥才表示:“现在因为手机的原因,人们现在喜欢短阅读。如果满屏的文字,读的人就有点不耐烦了。这样为小小说创造了一个机会,客观上是小小说发展的一个良机。我觉得河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直在坚持推动小小说的发展传播,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小说作家参与进来,我觉得应该可以期望小小说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时代。”

谈发展

引领年轻人在生活中亲近传统文化

当下,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冯骥才认为,应当引领年轻人在当代生活中亲近传统文化。在谈及郑州本土的文化如何发力时,冯骥才特意强调,要思考如何唤起年轻人对文化的热爱,“这其中重要的是教育,而这个教育不是指课本,而是文化最重视的体验。”

这些年来,除了身体力行地奔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冯骥才始终坚持培养年轻后辈。“在教育方面,我注重两个因素。一是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视野,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作家最重要的是视野’。在我看来,做文化也是如此,要有思想的视野、知识的视野,方能做好。”

在冯骥才心中,文化的事是民族的事,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我国是文化大国,最高决策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态度很坚决。对我们这些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来说,就要像武训办学一样,不断呼喊,把知识分子的先觉想法变成全民的文化自觉,让文化逐渐融入我们的生命。”

“文化更需要志愿者。”冯骥才认为,“消费的时代,往往要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刺激人的物欲,但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终极追求。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成为志愿者,承担这种责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