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咖汇聚绿城 共论中国考古
作家毕飞宇获 “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歌手大张伟献音
书写人们的精神嬗变
央视春晚剧组正式建组
郑州月光合唱团参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写人们的精神嬗变
——访作家李佩甫

本报记者 秦华 文 李焱 图

作家李佩甫最新作品《平原客》近日由花城出版社推出,这是他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小说。与之前的“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作品相比,《平原客》在创作上有何延续与发展?作者又是基于什么思考创作了它?日前,李佩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这部小说写作时间两年多一点,准备时间却长达十年。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其实我写的是一个特定地域的精神生态,也可以说是一部‘人民批判书’。”李佩甫说,《平原客》既是他抒写“平原”的续篇,也是他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原”精神生态嬗变的一种研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列车在高速前行,在人人‘失重’的巨大变化中,前方已失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腐烂是从底部最先开始的,可以说是全民性的。”

谈到小说的筹备过程和创作初衷,李佩甫说,平原上的几个县份是他的“写作领地”,他几乎每年都要下去走一走,补充一下新的感觉,激活一些记忆中的认知,而《平原客》的素材,就来源于他到村庄的一次行走。李佩甫介绍,《平原客》这部作品在他脑海里浸泡了十年,最开始也就是一个小小“芽儿”,他需要调动全部的生活储备和积累来滋养这个“芽儿”,一直到蕴酿成熟为止,“我一直想研究当代人的精神生态,尤其是多元化时期人们的精神嬗变过程,这个素材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在过去的作品中,李佩甫写底层人物比较多,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而《平原客》却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潮头人物”的一种研究,书中塑造的副省长、市长、亿万富翁、破案高手等,大多也是从社会生活的底部“冲杀”出来的,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们“机遇”,使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多年来,我一直在写‘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我是把人当‘植物’来写的。这部《平原客》也不例外,书中所有的‘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平原,最好的‘植物’可以生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样子?这个嬗变的过程是值得去书写和思考的。”

李佩甫说,《平原客》切进的生活面比较宽,牵涉的人物多,枝节也多,所以在素材的使用和剪裁方面就比较吃力,“小说中的细节都来自于生活,我所作的是翻拣、提炼、修饰和浓缩的工作。”在写作过程中,李佩甫也有意识地把过程放得缓慢、平和一些,“我想写出一种感觉——‘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些‘植物’生长、嬗变的过程是一种‘有毒而不自知’的过程。我想写我们正被一种毒素浸泡着,这是一种很缓慢的过程,我想写出这种日子的‘缓’。”在李佩甫看来,文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录,它还是一种全方位的认识过程,包括认识时间、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等,它是一个民族前行的“灯”,作为一名作家,他无法为大家开具“药方”,但他有责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给大家,给大家“提个醒儿”。

作为河南本土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摘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写作了44年的李佩甫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于写作,他还像刚开始那样抱着一颗好奇和敬畏的心。“对我来说,写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得奖不得奖都是要写的。每一次写作开始对我来说都会是一种临战状态,就像抱着一个火炭儿一样,简直不知道该把‘字’放在哪里才好。”李佩甫说,平原是他的“写作领地”,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他对这块领地“认识、认识、再认识……”的过程,今后,他仍会继续从这块领地汲取滋养,书写出更多动人的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