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育”助力慈善 教育精准扶贫
用行动 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以爱的名义
用爱培育童心 用心布施快乐
济困扶危 广结善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济困扶危 广结善缘
——访郑州登封慈善文武学院院长释永帝

走入少林武僧文武学校,穿着土黄色衣服的孩子们在操场上练武,耳边,还有从教室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教学楼二楼,是释永帝的办公室。办公室内,“慈善大奖”“慈善风云榜”的红色奖状格外显眼。这所学校也是郑州慈善文武学院。

就是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院长,就是眼下这所规模并不大的学校,从1994年成立以来,已经救助了300多名孤儿。现在,学校还有100多名孤儿在读书、习武。

23年 收养教育300多名孤儿

提起开始做慈善工作的初衷,释永帝说是“同理心”。

释永帝俗名郭元帝,郸城人,1984年,自幼离家来到少林寺,在少林寺拜师学艺。说起收养孤儿和留守儿童,要追溯到1993年,那时释永帝还是少林寺里一名潜心研究佛法的少林武僧。“当时,有很多家庭很贫困的孩子来到少林寺想要学武,我看着他们,就想到自己,我也是贫寒人家的孩子。于是就收留他们,管他们吃住,教他们学武。没想到,后来孩子越来越多了……”

1994年,他创办了少林武僧文武学校,并把“免费教孤儿”的宗旨传承到现在。23年来,学校已经收养了300多名孤儿,在校期间,这些孩子吃穿住行都是免费的。现在,不少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工作自立了。“学校现在有3名老师就是孤儿,他们长大了,已经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释永帝说。

做善事 不要一分钱捐助

释永帝多年来秉承“不要一分钱捐赠”的原则。目前,学校有学生3000多人,其中孤儿还有100多个。“我就依靠开办武校挣来的钱收养孤儿,不要政府、企业一分钱的捐助。”释永帝说。

为了不让这些孩子感到与其他人有所不同,释永帝除了给他们物质上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导,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

在嵩山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来自禹州的王岗捷正和同学一起练功。不同的是,这个年仅12岁的男孩在8岁时便失去了父母,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无力抚养小岗捷长大成人,正当家人为此一筹莫展时,得知释永帝正面向社会招收1000名留守儿童和100名孤儿。小岗捷便被爷爷奶奶送到了这里上学、习武。

在记者采访释永帝的时候,他告诉记者,他在网络上看到四川凉山“格斗孤儿”的故事,两个失去双亲的凉山孩子被成都一家格斗俱乐部收养,平时练习综合格斗,还偶尔参加商业演出。他说:“我想和相关部门联系,把这些孩子带到学校里来,教他们读书、习武,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济困扶危 广结善缘 让爱传播

在学校里,释永帝不仅教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习武,更重要的是,他把慈善作为校训传承了下来。

逢年过节,他们会组织学生去农村孤寡老人家做义务劳动,送上节日慰问品;去养老院给老人洗脚、剪指甲;每年开学季,资助贫困大学生;每年去村里看望至少30户低保家庭,并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成功成事要先成人,做人是第一重要的事。”释永帝说。

而在慈善之路上,释永帝做了很多——他们向社会发出“邀请函”,邀请1000名贫困儿童和100名孤儿前来学习,其中贫困儿童免学费,孤儿费用全免;他们还承担了“磨心励志”困难家庭儿童夏令营慈善项目,主要面向郑州市范围内5~16岁家境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今后,我会继续把慈善事业做下去,济困扶危,广结善缘,让更多人得到帮助。”释永帝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