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7版:文化园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百阁风行同鹭起 满园秋色共潮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阁风行同鹭起 满园秋色共潮生
曲阜园
民俗文化园
轩辕楼造型大气而不失隽永秀丽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围绕“中华一脉、九州同梦、丝路花海”,突出中原地区的黄帝文化、寻根文化、北宋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中原大地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特点。园博园内主要建筑场馆、公共景观的建造、命名等,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传统文化特色。

园林山水文化大手笔

占地119公顷的园博园,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大至一山一水、小至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郑州园博园以我国古典传统园林典范“艮岳”的山水格局为蓝本,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水系走向的基础上,以传统山水园林堆山理水的造园手法,南部挖湖,北部堆山,引水入园,构建了“一湖一山”,形成了丰富的景观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领全园的主景轴线,沿主轴布置了主入口大门、华夏馆、轩辕阁、华盛轩等主体建筑,展示了具有浓郁中原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山水景观。

国内9个友好城市组团展区从园林艺术、园艺科技、造园手法等方面,重点展示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色。国际展区以传承世界园艺、共享华夏文明为特色,规划有18个国际城市展园,重点展示世界各地特色风景园林艺术精品。在南水北调生态公园处,专设河南城市展区,共18个展园,涵盖河南全部18个地市城市展园,综合展示河南悠久深厚的园林文化和地方园艺技术。同时,还规划有国际设计师展园两个,展示有创意的景观作品。

园区植物设计主题为“诗意的乡愁”,以诗意的黄河流域植物风貌和中原的乡土植物景观,展现华夏植物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呼唤现代人类向自然、和谐的回归。园区重点运用诗经植物、乡土植物、郑州地区特色、珍稀植物。在特色分区上,结合园博园公共绿地有限、以承载展园为主的特点,采用“建山、露水、梳林、围园”的分区手法保证园区景观骨架与空间格局。

景物命名大打文化牌

郑州园博园会展园区按照“一园三区”进行规划建设,即:园博园主展区(园博园A区)、双鹤湖中央公园(园博园B区)、苑陵故城遗址公园(园博园C区),三个园区差异化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开园。无论哪个园区,从进出园博园的几个大门,到各个园区,一景一物,均透露出饱满的文化气息,而园内重点建筑、景物的命名,更是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核心。

比如园内制高点楼阁建筑被命名为——轩辕阁,是为纪念人文始祖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于郑州新郑;将主展馆命名为华夏馆,寓意我们是华夏子孙。

而园内九座车行、人行桥则以《尚书·禹贡》中的“九州”来命名,分别为冀州桥、兖州桥、青州桥、徐州桥、扬州桥、荆州桥、豫州桥、梁州桥、雍州桥,且桥梁位置根据“禹贡九州”古地图的大致方位对应布置。园区主湖则被命名为“同心湖”,体现了园博园“中华一脉、九州同梦”的设计主题,昭示着华夏一体、轩辕根脉、定鼎九州、永世同心、圆梦中华的美好寓意。

园博会开展期间,将举办盆景、插花艺术、园林科技、园林文化等多项展览,还有文化活动展演、花车巡游、豫剧表演、元宵节灯展等众多节庆活动。

园内建筑独具文化匠心

郑州园博园的文化味儿,从园区几个出入大门和建筑也可见一斑。出入大门无论从宏观的规划布局,还是具体的内容设置,处处彰显一脉相承的文化气息。

园博园入口区有四个,包括南主入口及东、西、北三个次入口区。南主入口区,以河南著名的汉三阙为设计理念的大门,采用两侧对称式布局,巧妙地通过连廊将其与游客服务中心相连,形成端庄大气的主入口形象;东入口区以中国传统“礼乐”为主题,重点突出中原文化中的礼、乐等元素,营造祥和的景观氛围;北入口区以新港花街、月季花园、儿童花园等为主题,形成花与乐的世界;西入口区以海绵城市为主题,展示最新的生态海绵花园景观。

园博园的文化主题以黄帝文化、寻根文化为主线,主轴上布置主入口大门、华盛轩、主展馆、轩辕阁等一系列文化题材;沿主入口至主湖片区,设置中州地域文化展示的辅线,形成“一主一辅”的文化游览线路。

镇山位于整个园博园的东北方,即伏羲八卦中的“艮”位,主水体位于东南方即“巽”位,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格局相吻合。是对传统中式园林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弘扬,与古为新。

园博园内设置的主要建筑包括轩辕阁、山水豫园、百家姓文化园等。轩辕阁建筑形制为典型的宋式歇山十字脊屋顶,一层四出抱厦,二、三层出平座,其中一层出侧面歇山抱厦;在时代特征上表现出——外檐柱梭柱、翼角微翘、举架平缓、正脊弧线、斗拱硕大、上下檐口和柱头呈抛物线形等宋代建筑所特有的特点,造型大气而不失隽永秀丽、平稳又不乏雄壮有力。

华盛轩则借用传统园林建筑的神与形,采用现代钢结构等手法来打造一个简约现代的中式观景空间。建筑立面采用透光混凝土或者超白玻璃装饰,不仅可以映射周边优美景色,也可创造一种朦胧的空间界面,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融合。

本报记者 侯爱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