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新版·白兔记》 获河南文华大奖
河南省少儿图书馆喜获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
《御窑千年》:阎崇年“跨行”讲述中国故事
《天中讲坛》首迎宝岛学者
舞林高手 周末有约
感恩能生存在这个时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御窑千年》:阎崇年“跨行”讲述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于 淼

历史学家阎崇年日前携新著《御窑千年》来到中原图书大厦,与郑州读者分享御窑瓷器的千年中西历史。活动还未开始,现场已座无虚席,对于这位已耄耋之年的历史学家“跨行”研究瓷器,郑州市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御窑千年》是阎崇年根据海内外重要博物馆的精美瓷器馆藏撰写的一部简明瓷器文化史。作者立足于千年中国历史,品味御窑瓷器的传世精品,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对于此次“跨行”讲瓷器,这位“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将这归功于探索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几年,阎老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御窑和瓷器上,他读“万卷书”,一边学习瓷器的相关知识,一边思考瓷器背后的历史大势;他又行“万里路”,走进御窑和瓷器的历史现场,将它们带到读者和观众面前。就在来这次活动的前一天,他还前往了“五大名瓷”之首的钧瓷发源地——禹州神后镇。“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瓷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就想为广大读者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阎老动容地说。

《御窑千年》这本书封面以青花纹为边,阎老在现场也为读者阐述了这样的妙用: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器横空出世,为什么会出现在元朝?为什么会出现在景德镇?阎老指出,这种以蓝白两种颜色的瓷器风格,在诸多因缘中,是蒙古文化的影响。蒙古文化“尚白”与“崇蓝”的影响,而且青花瓷器的四大问题——钴蓝原料、能工巧匠、国际市场、交通物流,都在元代得以较好地解决。

活动现场,一位读者分享了她的阅读感受:“因为对瓷器非常有兴趣,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唯独阎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没有一丝枯燥感,并不是因为配图多,而是他们背后的故事。”关注重点在“人”而不是“物”成了《御窑千年》这本书与其他有关阐述瓷器历史的著作最明显的区别。“我更关注人在瓷器发展史上的作用。”作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阎老这样说道,有了对相关人物的研究,讲述他们的故事,就会让御窑瓷器的历史生动鲜活起来。

《御窑千年》这本书让我们通过重温御窑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新的角度,以新的诠释,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工匠精神的动人魅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