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2018郑州航展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次转型 崛起通航之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次转型 崛起通航之城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穆文涛 侯文涛

今日,备受关注的郑州航展在上街区拉开帷幕。因为通航、因为航展,上街再次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目光。

近年来,上街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改革推动,大力发展通航产业,通航产业已经成为上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上街和通航结缘已有数年。

2011年8月,为抢抓低空空域开放的战略机遇,郑州市上街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上街机场的资源优势,提出了以上街机场为核心,建设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战略构想。

产业规划目标明晰

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概念规划120平方公里,起步区以上街机场为平台,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产业园功能定位于全国领先的通用航空经济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通用航空服务中心,通用航空特色产业基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产业布局以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通用航空服务三大板块为重点,规划了飞机起降、维修服务、教育培训、飞机组装、零部件制造等11个功能区。试验区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原经济区通用航空枢纽、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中国飞来者大会承办地、全国一流通用航空园区。

围绕“大通航”的理念,上街区科学分析通航产业的各个环节,结合自身优势,找准招商切入点,围绕构建全产业链做文章。目前,已引进通航运营及关联企业51家,机队规模达到73架,产业业态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航空运动、教育培训、会展会议、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作为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核心区,上街区近年来先后投入近5亿元,对上街机场进行改造,建有一条2000米×45米的沥青跑道,塔台、联络道、滑行道,5500平方米标准化机库,10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助航灯光、导航台、C类机位,飞行区等级相当于4C,是目前国内条件最好的通用机场之一。

在形成“十纵五横”的路网格局的同时,该区累计投资20亿元完成了机场周边5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安置。还规划建设了通航企业总部基地、郑州通航创业园、飞行服务站、气象观测站、通用航空服务网等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一基地四平台”的服务支撑体系。

产品研制能力突出

园区已引进的啸鹰、三和、海王等3家民营通航制造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国际合作和自行研制,目前都已进入到自主发展的阶段,在国内位居行业前列。

河南美景集团全资收购美国穆尼飞机公司,在位于郑州通航试验区美景集团旗下的郑州市啸鹰航空有限公司,以穆尼品牌系列通用飞机组装试飞为核心,自主研发、生产、经营。2014年12月29日首架通航飞机“郑州1号”穆尼M20TN成功下线试飞,2015年全新机型穆尼M10研发成功,填补了河南通用飞机制造的空白。

河南三和旋翼机生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是由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打造出的我国第一款自转旋翼机。该公司是国内首家批量生产工业旋翼机、专业级无人机的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广泛应用于航拍航测、边防巡逻、电力石油巡线、森林消防、城市道路监控等。

郑州海王地效翼船项目已建成,该项目以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智声教授的团队为技术核心,设计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新的海上运输工具——地效翼船,可在环境监测、海上救援、货物运输、军事侦察、边境巡航、海上缉私等领域推广应用,目前产品正在进行生产试验。

运营服务基础较好

河南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位于上街机场,拥有一批空中管制、导航、飞行、机务等航空专业人才,为开展通用航空飞行、轻型飞机飞行、运动飞行器飞行、飞行员培训、航空模型训练、大型航空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该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全省航空模型、跳伞项目专业训练、竞赛和业余训练比赛,承担和参加航空运动单项国内比赛和单项国际比赛任务,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先后有70多人次获得冠军、50人次获得亚军、31人次获得季军,其中3人破世界纪录,1人超世界纪录,4人破亚洲纪录;750多人次获得全国冠军,其中41人次破全国纪录,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通令嘉奖、记大功或记功表彰。

在郑州通航试验区已入驻51家通航运营及关联企业中,驻场基地公司达6家。河南永翔、北京金都等一批企业到郑州通航试验区落地发展。河南美之邦等维修企业也已入驻郑州通航试验区。

通航服务方面,飞机展示交易中心正在建设,中鹏航空俱乐部已建成投用,河南蓝翔、郑州蓝色经典会展公司等企业在航空体验、航空运动、航空会展、航空文化普及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航空展览效果显著

2014年、2015年和2017年,郑州通航试验区成功举办了三届郑州航展。共有23支特技飞行表演队、100架特技飞机进行了表演,波音、空客、中航工业等692家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参展,展示各类飞行器530多架,参展观众80万人次,30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等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郑州通航试验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通过航展的举办,郑州在扩大地方影响力的同时,也正在积极探索航空会展和航空运动等经济业态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子。特别是“2017郑州航展暨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在组织上、规模上、内容上、影响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越,实现了展会举办和展会经济新突破。

4月27日~5月1日,2018郑州航展将在上街机场举办,主要包括亚太通航展、飞行表演、2018中原飞行大会、通航高端论坛等内容。

2018郑州航展将从规模、分区、参展机构、展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和优化,向专业商贸展转型。计划室外展面积10万平方米,室内展面积2万平方米,展示飞行器300架左右,参展机构300家以上;拟有大型公务机波音737BBJ、空客ACJ318、达索7X、中型公务机塞斯纳奖状、本田公务机、阿古斯塔139直升机以及轻型公务机派珀600M等各类飞行器参展。中航工业、空客欧直、波音、海南航空、东方航空等知名企业参展。

意大利开拓者表演队、英国雅皮士表演队等9支机队参加2018世界编队特技飞行年度颁奖盛典。其中,有5支飞行队将在每天日落前后30分钟,上演“晚霞飞行音乐秀”。

作为郑州航展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原飞行大会将承办“2018环球飞行员年会”,100多名已完成环球飞行壮举的世界各国飞行员、国内外飞机机主及飞行爱好者将在郑州航展上聚会交流。参加此次“2018环球飞行员年会”的飞行员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曾完成过全球飞行壮举的3名飞行员驾机沿海上、陆上和空中“丝绸之路”航路飞来中国。通过郑州航展和中原飞行大会这一平台,郑州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通航产业的发展状况,国外通航业界也将越来越了解中国通航、了解郑州。可以说,航展打开了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郑州的一扇新窗户。

本届航展还将组织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发展论坛、“一带一路”航空论坛、国际商务论坛等8个高端论坛。

专项资金支持发展

去年1月,郑州成功入选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进入通航产业发展“国家队”。同年,《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面对新机遇,如何加快通航产业发展?

去年11月,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通航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从2017年至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的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并研究出台支持通航产业发展的具体配套政策,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飞机总装、无人机等通航制造业,大力发展公共飞行、新兴消费飞行等通航运营业,积极发展航空主题休闲娱乐、航空教育培训等通航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上街机场功能,提升飞行服务保障能力。”上街区委书记宋洁表示,上街区还将持续办好郑州航展,进一步放大“郑州通航”的特色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成为世界航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

在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上街区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坚持开放带动和改革推动并举,不断激发区域发展的活力动力。结合上街区的发展基础和特点,实施“一体为本、三业联动、精准保障”发展模式,打造立足中原经济区的通航经济之都,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一体为本”指突出以郑州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为主体,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指导,政策先行先试,促进上街区及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业联动”指在发展的既有基础上,结合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通航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三个产业板块:一是制造,即通航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制造与产业化;二是运营,包括传统通航工农业作业,以及符合区域特色的商务通勤、物流集散、应急救援等新型运营服务;三是文旅,即以通航为基础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三业联动发展的格局。“精准保障”指抓住关键环节,为“一体为本”“三业联动”的战略落地提供核心资源、能力与政策保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通航网络保障、地面服务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

“我们计划建设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联盟,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依托产业联盟,联合开展通用航空研发设计、工艺及制造技术、低空监视和运行技术、科技转化等研究。”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喜忠告诉记者。

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还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啸鹰、三和、海王等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强科技合作,建立高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孵化中心,提升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