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区“四融四度”打造基层党建样板
整治黑臭水体 提升环境质量
央视报道新密乡村振兴经验
海儿的“公益梦”
强化扬尘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金水区人防宣传周开启
管城区市政局工作人员近日开展植物整形修剪工作,确保绿化的景观效果。 本报记者 王思俊 摄
铭功路街道 五个转变促品质提升
驻村工作队员的“试验田”
文化路街道 清查非机动车飞线充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驻村工作队员的“试验田”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 宋跃伟 文/图

昨日的登封气温异常高,在君召乡宋沟村的一块田地里,三个年轻人正在给地膜西瓜撕口透气,个个都是汗流浃背。“西瓜苗一出来,如果不及时把地膜撕个口子,瓜苗就会被晒焦。”年轻人像是个种瓜行家里手,一边撕着地膜,一边跟记者聊天。

这三个年轻人是登封市政府办公室驻宋沟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工作队队员咋干起了这行当?驻村第一书记孙江博说:“这里是沙土地、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西瓜、花生,所以我们商计了一下,决定流转一块土地,俺三个自己来种,究竟看看效益咋样。”

说干就干。今年春节一过,孙江博和另外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冯宇喆、高峰就着手土地流转一事,三个人自己掏钱流转了一亩半土地,开始种植西瓜、红薯等作物。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挖坑、浇水、施肥、点籽、覆膜,老乡们是那样娴熟,而仅仅播种时就让这三个年轻人手忙脚乱。“想着一个坑丢一粒种子就中了,老乡说得两个到三个,要不会有瞎坑的。”对于这三个学校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城市年轻人来说,种地真是门外汉。

问及下地种西瓜的缘由,孙江博说,工作队驻村后,走访中发现宋沟的沙土地西瓜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全村有近百户在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更是有一多半都依赖于卖西瓜增加收入,但受种植规模、品种、气候等因素制约,一年下来多是落个辛苦钱,收入微薄。“我们想亲自试种一下,看种西瓜效益究竟咋样,所以就有了这块‘试验田’,通过示范带动,来增加百姓收入,巩固提升帮扶成效。”

种地虽不是工作队这些年轻人的强项,但头脑灵活却是他们的优势。为了帮助村民改良西瓜品种,提高产量、质量、议价能力,工作队多方联系,引进郑州果木所培育的“中科1号、中科2号、中兴红1号”等优质品种,并在自己流转的土地上进行对比性试验,筛选出最优品种进行辐射推广。

没曾想工作队刚种上,熟络的贫困户就前来“视察”,听说是研究所的优质品种,贫困户王换成、薛占实等人也迫不及待领走一些,要在自家瓜地里试一试。

“接下来我们还会邀请果木所的专家来给种植西瓜的农户进行现场指导,挖掘宋沟村西瓜文化,进行品牌打造,扩大影响力,‘试验田’下步还要引进板栗红薯、糖心红薯等经济作物。”站在“试验田”里,孙江博描述着今后的发展规划。

目前,宋沟村45户贫困户都已脱贫,省级贫困村完成摘帽,村风民风、村容村貌也有了明显提升。“今后,驻村工作队将围绕产业培育、科技成果推广、农民增收、扶贫政策落实等方面聚焦发力,相信宋沟很快就会村美民富了。”孙江博饱含憧憬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