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季:小镇走出来的诗人
祝融故里行
绿城杂俎
《深度对话茅奖作家》长篇小说崛起的一份档案
贤士郊野写竹图(国画) 张宽武
雨润三春千野绿(书法) 刘鑫诺(10岁)
刘二姐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季:小镇走出来的诗人

♣ 李 青

在桐柏山余脉西麓的浅山丘陵地,有一个小镇名叫祁仪。它历史悠久却名不见经传,许是民风过于淳朴敦厚,从这里走出去的两位当代文化名人冯友兰和李季,也没能让世界知道它。

阳春三月,走进祁仪小镇,不由感慨不已,这么偏远落后的小镇居然走出了文学和哲学的两位大家。听镇里的老人说,虽然远离城市,但是自古此地的百姓就崇尚读书,家家户户有点钱就供孩子上学堂。翻阅镇志,上面详细记载:明清年间,祁仪镇和附近的村庄就有了书院和多家私塾。清·宣统元年,祁仪镇创建了第一所小学。到了1920年,附近的村里也有了小学。李季离开家前,就在镇南三里多地的南李庄的“多福小学”教了半年书。

漫步在小镇最繁华的街上,时光好像在倒流,恍惚行走在另一个世界。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坐落在桐柏山脚下的祁仪古镇却浑然不觉,悠然自得。

一路感叹唏嘘地向前走,在祁仪小学附近找到李季的故居。当年,李季的父亲李克明从几里外的李小庄搬到镇里,用卖农具的160串铜钱为本,在这里开了个小杂货铺,以卖草绳、碗筷、酱醋油盐等日用品为业,字号“德顺昌”。镇上的大人小孩却都习惯叫它“李家小铺”。“李家小铺”店主为人谦和,童叟无欺,众人给李克明送了个绰号“李仁义”。

今天,小杂货铺变成了小饭铺,李季的侄子迎出来,领我们走进饭铺后面的小院,在这里意外惊喜地看到,李季父母当年居住的百年老屋居然没有被拆掉,它静坐一隅,默默地向我们述说着曾经的岁月。

李季原名李振鹏,少时命运多舛。出生不久就闹病,怎么也治不好,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差点没了命。好不容易逃过这一劫,八岁上小学那年母亲又暴病去世,他成了个没娘的苦孩子。儿时的李季除了在课堂上读书,剩余的时间大都沉迷在镇里的小书摊上、人气沸腾的说书馆里,还有他痴恋的曲子戏。

李季读小学五年级时住校。教他的老师是进步青年黄子瑞。黄子瑞后来回忆:“振鹏与别的孩子不同,小小年纪就问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1926年,黄火青在祁仪镇附近建立中共大张庄党支部,几年后,中共祁仪党支部成立,黄子瑞加入了共产党。1937年秋,因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李季在“南阳敬业中学”读了一年书后,就退学回到祁仪镇。当时,日本大肆侵犯中国,黄子瑞创办了一份宣传抗日的油印小报。李季负责写稿并送报,还组织学生在祁仪街办了第一个宣传抗日的墙报《救中国》,每周一期。

1938年夏,李季请求黄子瑞帮助他去延安。离家前的那几日,李季整宿整宿地睡不着,半夜起来直坐到天亮。“你现在出去,以后会要着饭回来!”父亲吼着年仅15岁的小儿子,坚决不让他走。“以后就是要饭我也永远不回祁仪!”李季第一次违抗父命,说了狠话。父亲不给钱,他就用自己教书时攒下的16块银圆做路费。已经成家立业的大哥李振三看他决意要走,不顾父亲的反对,悄悄给他了14块银圆。大嫂紧赶慢赶,给他做了两双鞋……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黄子瑞买了两包点心,泡了一壶热茶,李季与老师一直聊到后半宿。

为了抗日打鬼子,李季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从桐柏山下一路西行,越过炮火连天的中原大地,穿过横亘千余公里的秦岭,1938年7月底,他只身站在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门前。不久,他在洛川的“抗大一分校”给家里写信说:“我很快要从长治通过临汾渡黄河到敌后去了。”信上还嘱咐曾经想跟他一起走的侄子李寅棠:“你年龄还小,要好好学习,以后读书救国。”在给家里的另一封信中,他对家人说:“我真的很想家,我忘不了小庄那棵弯腰的小枣树,我娘就埋在那棵树的旁边了。”

从小酷爱河南民间艺术的李季,在陕北高原又迷上了当地的民歌信天游。陕北婆姨们那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是当地劳动人民心底流淌出来的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李季听得如痴如醉。在三边工作生活了近6年,他采集了3000余首信天游,写满了30多本自制的马兰纸(延安时期,用当地的马兰草做的纸)小本。1946年,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在陕北的黄土高坡问世。

…………

李季去世后,鸿雁传书到了北京,原文化部部长、著名诗人、《白毛女》的原创作者贺敬之,听李季的儿子李江树说老友的故居尚在,甚为感慨,殷切希望保护好李季的故居,当即挥毫写下“李季故居”四个大字。95岁高龄的贺老期盼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涌现出的一代诗人李季,让后人知道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就是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

李季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吟唱歌颂的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他的第一首诗《王贵与李香香》,抒写的是翻身农民的悲与喜,发表的最后一首诗《石油大哥》,唱的是石油工人的豪迈人生。他是人民的诗人,人民不会忘记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