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全国夏粮 有望再获丰收
开启人才成长之门
评选“好差工地” 推动扬尘治理精细化
多部门联合行动 严查餐厨油烟排放
多措并举做好 “三夏”禁烧工作
整治违规使用醇基液体燃料行为
周末大舞台 欢声笑语多
东区开展防范非法 集资集中宣传活动
培训社区“两委”干部提升服务能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评选“好差工地” 推动扬尘治理精细化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林红 通讯员 李盼

“回去后一定好好总结经验,把工地精细化管理起来。”昨日上午,在郑东新区市民体育公园及地下空间人防工程施工现场,郑东新区扬尘办组织的观摩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观摩人员一路看,一路思,收获满满。

观摩团成员是东区上周评出的“十二差工地”有关负责人,取经之地则是上周评出的“五好工地”。进入5月以来,郑东新区每周都会召开环保工作专项推进会,认真分析环保形势,并通过评选“好差工地”,在工地增设渣土车监管员等措施,努力推动扬尘治理走向精细化。

“好差工地”评选树创优之风

在郑东新区市民体育公园及空间人防工程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工地内未施工区域均覆盖上了两层防尘网,半湿的路面一尘不染。

“东区大多数工地硬件设施都比较到位,评出来的差工地,之所以扬尘治理不到位,主要还是责任心的问题。”郑东新区扬尘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组织差工地到好工地现场观摩,是学习,也是激励,只要足够重视,措施到位,东区所有的工地都能成为标准化的好工地。记者了解到,让东区所有工地都成为好工地并不难,刘集01号安置区9号地块曾经被评为“十二差”工地,经过十多天的整改,这次成功跻身上一周的“五好工地”。

评选“好差工地”已经成为东区每周环保工作专项推进会的一项重要议程,随着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东区对这些获评“差工地”的工地惩罚力度也持续加码。目前,东区对上榜“差工地”中的非民生项目工地行政处罚10万元,停工7天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对安置房、学校等民生工程,处罚10万元,停工4天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对所属国有平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项目主管副总扣罚当月奖金各1000元。与此同时,对“好工地”进行相应奖励,罚差奖优让各个工地争相创建“好工地”。

多措并举严控工地扬尘

“好差工地”评选进一步倒逼工地严格落实“8个100%”治理扬尘,与此同时,郑东新区还在全省率先在工地内增设“渣土车监管员和扬尘污染治理指挥员”,积极推广可移动硬质路面和塔吊喷淋等新措施,努力将扬尘治理做得更加精细化。

在郑东新区龙湖的很多工地,渣土车监管员、扬尘污染治理指挥员已经上岗到位。这些进驻各项目工地的“渣土车监管员”由东越市政抽调环卫工人组成,在每个工地出口设立渣土车监管员执勤点,24小时不间断执勤监督工地渣土车车辆,不达标不予放行出场。对于未冲洗到位强行出场的渣土车辆,保存收集现场监管照片和影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置。

此外,东越市政还在每个出土工地出口处配备小型电动冲洗车1台,作业工人2名,第一时间对工地周边易污染道路开展冲洗保洁作业,最大限度降低道路扬尘污染。

连续入选“差工地”将被约谈

郑东新区每周一次的环保工作专项推进会,既是分析会,更是动员会。

记者了解到,按照专项推进会部署,下一步,东区将积极拓展扬尘治理精细化措施,继续开展不同天气、不同温度、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城市保洁、洒水降尘措施;对连续两周以上进入“十差”工地的项目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拒不停工整改的工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持续推广扬尘指挥员和渣土车管理员进驻工地,争取一个月内覆盖所有东区出土工地。

此外,还将加大在全区建筑工地推广使用可移动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块和可移动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块等硬质路面等措施的力度,精准、快捷地提升建筑工地综合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