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勾勒梦想 奠基未来
教育时讯
环保在行动
文化路一小 少先队队会筑梦想
铁三官庙小学 毕业典礼暖人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勾勒梦想 奠基未来
在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上,伊河路小学哑剧表演《让表情包说话》荣获中国区总决赛第三名。
在汝河新区小学OM亲子嘉年华上,学生和家长一起闯关。

“来到创客中心,我便爱上了它,在这里能抛开思想的拘束,做到真正的敢做、敢想、敢创作。”

“这样的课程和课堂给了我更宽松的环境,让我在动手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

“我的梦想是,和机器人做更好的朋友,我懂他,他也懂我。”

…… ……

创客的种子植入教育肥沃的土壤,萌发出的力量势不可挡。在中原区不少学校的创客乐园,学生正在“用自由的双手表达自信的头脑”,潜移默化中,从课程的消费者变成课程的创造者。

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创客精神。中原区把教学与实践、教室与工作室、知识获取和能力锻炼多方面融合在一起,开创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客教学”正在成为传统实践教育在数字时代的“升级版”。 该区设立10个创客实验校,建设30多个创客空间,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创客教育课程,尽管每所学校规模和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创客空间建设上都下足了功夫,基于课程的支撑,每个空间的六大功能区(阅读区、讨论区、活动区、材料区、创造区、展示区)一应俱全。在这里,设计出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以学促创,以创促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当“创客”拥抱教育,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原区学校依据各自特点,不断打造生动的创客课程,让“小创客”进行实践探索。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着创造的快乐,老师在创新中收获着成长的幸福,学校在创新发展中更加彰显出品牌的效应。在中原区创客教育的舞台上,一支支因创客教育而紧密团结的梦之队,正在发出响亮的声音:让创客教育为学生支起学习的新支点。

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创客教育正在让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作为品质教育的践行者,中原区不断推进创客教育,引进先进创客理念,借助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打造独具创意的体验平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孩子在创客教育中茁壮成长。为孩子的未来奠基,这正是中原品质教育的坚守。

伊河路小学 打造孩子的“梦立方”

在奥维尔森林,生活着七只可爱的小鸟儿,他们在森林里,时而站在枝头唱歌,时而嬉戏跳舞。有一天,主角小黑鸟儿“黑漆漆”看到地上有一个魔盒,魔盒打开,一个传奇的故事随之开始了……5月底,在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上,伊河路小学“葡萄皮创客社团”的7名小队员,用8分钟的时间,借助优美的舞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结合精心制作的道具和逼真的拟音,精彩演绎了哑剧表演《让表情包说话》,最终荣获中国区总决赛第三名。

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在这场来自全球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支队伍中,伊河路小学“葡萄皮创客社团”的7名孩子表现出了优秀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用来表现‘下蛋’声音的玉米粒因无法入境美国,孩子们就地取材用路边的小石子代替;演出结束时需要展示的书画卷轴丢失,王世承机智地捡了一个泡沫PVC板替代。”总教练刘千坤老师介绍,比赛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突发问题,孩子们冷静面对,最终机智化解。

“从全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到世界第三名,结果比奖杯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刘千坤说,在参与中,孩子们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更提高了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心理素质。去年,在第38届OM比赛中,伊河路小学的《奇特机器人》就曾获得全国二等奖。

“用科学激发孩子的创造力,用创造力把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正是伊河路小学不断推行创客教育的初衷。伊河路小学校长张严明动员老师群策群力,教研创新,在“伊河梦立方”课程中加入全新的OM项目,“葡萄皮创客社团”也随之成立。这样一个看似和科技毫无关系的名字源于歌曲《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且作为社歌,为每届社团成员所传唱,旨在让孩子们留意生活中有趣的时刻,从小事情启发大道理。

学生在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荣获“最佳创意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基地”;参加郑州市第一届中小学生创意编程大赛,三位学生均获得一等奖,刘千坤荣获教师组一等奖,学校荣获编程大赛优秀组织奖……在这里,创客教育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为现实,更成为助力学生梦想启航的引擎。

在这所校园,一直致力于为学生筑梦、逐梦、圆梦,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以“多元化培养、尊重孩子个性、促使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形成“伊河梦立方”校本课程体系,涵盖OM、篮球、绘画、古筝、舌尖上的伊河等56个社团,承载着孩子的梦想。4000多个孩子4000多个梦想,在这里,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汝河新区小学 激活求知的“核裂变”

2016年,在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上,荣获全国一等奖;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上,该校代表队从130余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在《承压两次的结构》比赛中,综合得分获世界第六名;2017年和2018年,在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上,均获得这个项目的全国二等奖……

自2014年起,汝河新区小学把头脑奥赛引入学校,打造成学校的特色项目,连续四年参加“头脑奥赛”,这项赛事魅力就在于,它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技能,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不但让能动手、善创意的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也使得那些擅长艺术和表达的孩子找到了将自己的爱好与技术结合的途径。

正如该校副校长张帆所说:“从来没有哪个活动能够承载这么多的学科知识,能够培养这么多的技术能力,能够展现这么多的创新思维。”作为河南省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郑州市创客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早已把OM引入课程来推动创客教育。

该校教师付景洋执教的《A4纸叠高》一课在第三届全国数据驱动教学研讨会上进行现场展示,成为一节里程碑式的创客课;教师王梓润执教的《纸绳拖重》一课,将一张报纸通过“裁”“叠”“搓”“编”等技能技巧,变成一根能够拖动重物的绳子来解决问题……OM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变与拓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的无限延伸。每一种介质的改变就会生成一节新的OM课,这种变化是课程内部的“核裂变”。这样的裂变让老师由课程的实施者成长为课程的开发者;这样的裂变让学生由被动的课堂参与者转化为课堂的实践者;这样的裂变让学校的校本课程异彩纷呈,让校园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用牙签与超轻黏土做成的结构撑起100余枚铁钉;在一本书上堆放了包括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在内的35个球体;用三根火柴和一根棉线在桌子边上吊起了4瓶矿泉水……学校已连续举办四届OM亲子嘉年华,活动不仅增强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还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成为创客。“这项活动是孩子成长历程中不可错过的美景,感谢学校点燃了孩子内心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纷纷感慨,一届届亲子嘉年华,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创新的土壤,成为孩子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