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表彰高标准粮田 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我有一个盾构“中国梦”
“圆梦行动”助学金 即将启动申领
省级信息安全产业 示范基地落户郑州
四部门联手加大力度 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郑州地铁将每月11日 定为“排队候车日”
十年守护 粽香感恩
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郑州交警严查酒驾
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宝琴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市政府15个督导组 专项督导安全生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有一个盾构“中国梦”
王杜娟正在进行 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图

很少有人能想到,动辄百米长、数百吨重的庞大盾构机,竟出自一个文静秀雅的女子之手。她就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从2008年她和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打破“洋盾构”垄断至今,已主持设计盾构机700余台。

“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

王杜娟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一户农家,1997年,对专业和学校没什么概念的她在同学的影响下,考入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工程机械领域,女性并不占优势。

倔强和踏实的王杜娟,硬是凭专业和技术在隧道掘进机里撑起了“半边天”。

2001年,王杜娟进入中铁隧道股份新乡机械制造公司工作。第二年,由18人组成的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开启了我国盾构研发新征程,时年24岁的王杜娟成为其中一员。

“那时别说研发盾构机了,很多人连盾构机都没有见过。”回忆起当初的情景,王杜娟笑着说,盾构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零部件多达1万个,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项目组没有技术,没有指导,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最难的是第一台盾构,摸着石头过河。加班和熬夜是家常便饭,通宵也是常事。那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造出来中国自己的盾构。”谈到当年趣事,王杜娟爽朗一笑。她表示,就是朴素的“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支撑着她和团队。

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2005年初,公司启动第一台盾构样机的制造。当时,王杜娟产假都没有休完,就回到工作岗位。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4月,王杜娟和同事们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从参与研发我国第一台“国产盾构”到研制出多台“世界之最”,王杜娟在隧道掘进机设计领域从未停止奔跑。2010年完成重庆9台硬岩盾构设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主持成都地铁17台盾构设计任务、深圳地铁项目5台盾构设计任务;2012年顺利完成马来西亚2台盾构设计,实现了“中国中铁盾构”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实质性跨越……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国内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国内首台硬岩泥水顶管机、国内首批双护盾TBM、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下线……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不断刷新中国创造的一项项纪录,实践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彰显“中国品牌”的实力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团队研发出来的盾构机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黎巴嫩、以色列、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她看来,比产品多销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品牌越来越受国际认可。“我们不仅仅是多卖了几台机器,我们用技术提供最好的施工解决方案,让他们看到中国技术、品牌的实力,也传递了我们‘合作、共享、共赢’的价值理念。”

王杜娟说,要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走出去”,早日实现盾构机的“中国设计、世界制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