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中流击楫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区强化基层党建助力“四个中原”建设
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夯实基础见实效 狠抓规范促提升
中原区强化基层党建助力“四个中原”建设
中原区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保证中心”分类升级推进暨定级发布会
党员活动日
西流湖街道党工委组织党员观摩“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仁记体检院党支部

中原区基层党建工作着眼于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部署,紧扣区委中心工作,围绕构建“一心两轴三区六片两园”的空间布局,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抓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以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

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紧盯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建立三项制度,压实了各级抓党建工作的责任。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与各党工委书记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要求各党工委与所属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党建工作和书记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施民主评议,进一步强化了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二是建立任务分解制度。将“支部建设提升年”“五好”党工委创建、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保证中心”分类升级活动等目标任务量化,制作《基层党建责任一览表》,分领域对城市社区、农村、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任务进行列项,标明完成时限、责任人。每月召开总结推进会,了解掌握情况,督促目标任务推进。三是建立跟踪问效制度。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月例会、重点工作月报等制度,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任务全程跟踪、过程管理、动态反应机制,通过采取不定期抽查资料、随机暗访等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针对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各类党建示范点打造等组织专项抽查16次,直接进社区、到村暗访督导20余次,有效督促了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以“两委”换届为契机

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明确选人标准,严格纪律程序,强化源头管控,通过换届选举,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实现“三个有”。一是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有提升。为适应城市区域化党建、村改居社区党建等工作要求,通过此次换届,把一批有知识、学历高,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大学生选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选出大学生567名,占村(社区)党务工作者75%,已经取代“居委会离退休、二线干部”群体,成为基层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年轻党务工作者数量有增加。为落实基层党务工作者“年轻化”的要求,破解基层党务工作者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要求每个村党组织必须有1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党员,党组织书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岁。三是党务工作者专职化程度有提高。为打破社区党务工作者长期由居委会成员兼任的尴尬局面,落实专职化、专业化要求,社区党组织要有1名专职副书记、不少于1名的专职委员,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专职党务工作者工资待遇。共为全区社区党组织选配了94名专职副书记、96名专职委员。

以“立体工程”为载体

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

深化以“三级平台、三方承诺、三类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层党建“立体工程”,创新区域性党组织组织形式和设置方式,促进区域化党建。

筑牢组织体系。中原区已组建街道区域党委12个,召开联席会议16次,组建社区区域党委95个,召开联席会议142次,与辖区301个较大单位建立了良好关系,逐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强化组织联结。在街道、社区区域党委模式下,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明确共建项目、具体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推行“共驻共建”承诺制度,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公开承诺,召开座谈会等,加强沟通和交流。林山寨街道立足区域内市直单位集中实际,建立服务项目库,确定共建服务项目20个,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实现驻区单位党建与街道社区党建有效联动。

实现共建共享。以服务群众、完善治理为切入点,以辖区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群众文化联动、发展难题联解、社区活动联搞为主要内容,推动街道辖区内各党组织以多种方式联建共享,全区95个社区中,通过共驻共建机制,由驻区单位无偿提供党群服务场所的社区达到29个。特别是在全区征迁清零、安置房建设、“双迎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担当攻坚作用明显,赢得群众普遍认同。

以“分类升级”为抓手

实现各领域党建统筹推进

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把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分类升级”活动评价指标,明确“一票否决”,直接定为“三类党组织”的情形和7项规范化建设具体要求,推进农村、社区、非公等领域党建工作。在农村,建立“三级抓村”责任清单,明确了区级层面34项、街道层面43项职责,进一步强化区级的“一线指挥部”作用和街道的龙头作用,形成抓农村党建的整体合力。采取联动督导方式,指导已经建成的46个村级在线管理平台规范化使用;培养“三有三带”农村党组织书记28名;使用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问题78个。在社区,出台了《中原区社区党组织建设标准实施细则》,将基层组织建设任务细化为11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逐项对照落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框架内,发挥联建共建优势,开展各类共驻共建活动,成功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8个。在非公,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321工程”和深化“三集中”活动,严格落实“一二六”工作法,注重抓源头、明任务、压责任,联合区工商局、民政局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引导区教体局、区卫计委、区文旅局等单位切实担负起行业主管职责,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全区已选派党建指导员165名,培训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449人次。已建立楼宇党组织26个,覆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2257家,覆盖率达到87.7%。目前,全区评定一类党组织50个,二类党组织163个,三类党组织163个,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以“逐支部观摩”为手段

实现党建水平整体跃升

按照“抓中间、促两端”的整体思路,通过观摩学习,查问题、找差距、促整改。

抓好规范化运行。对照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逐个查问题、建台账、抓整改,区级观摩采取随机抽签办法,一次集中观摩一个街道的所有村、社区、非公党组织;街道层级观摩活动由党工委书记带队,每个月至少观摩1次,目前,全区46个村、95个社区已全部进行了观摩,各类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

抓好党建示范点打造。着眼于提升硬件、提升内涵,充分整合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等资源,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16个,社区活动场所28个,新打造村、社区党建示范点12家。除此之外,依托老牌商业区碧沙岗商圈,打造全区首家非公党建示范基地;在金马凯旋CBD、锦艺轻纺城、领袖梦舒雅等园区,着力打造非公党建孵化基地4家;在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中,重点打造了仁记体检、瑞阳养老院等一批社会组织党组织,典型引路有了新作为,辐射带动有了新成效。

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每年按照后10%原则重新划定全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指导建立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三有一化”薄弱社区问题台账、整顿工作台账,分析问题,提出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目前全区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9个“三有一化”薄弱社区党组织已全部整顿完成。

以常态化制度化为目标

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中原区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抓好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抓好制度促规范。认真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以党工委为单位,在活动日当天组织辖区党员开展缴党费、唱红歌、诵党章、温誓词、开会议、搞服务等活动,并统一印制了《党支部党员活动日活动记录本》,实行活动痕迹化管理,有效推动了“党员活动日”规范开展。同时,针对“三会一课”制度中存在的制度理解不准确、会议记录不规范、开展形式不灵活、工作结合不紧密等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推行“两审两备五查”机制,强化了“三会一课”制度规范落实。今年以来,全区16个党工委对862个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进行了每月督导审核,共梳理整改问题5类13项206个,破解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抓不住、抓不实、抓不好的难题,切实推动了该区组织生活规范化进程。二是严格管理增实效。以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为依托,针对机关、社区、农村、离退休、下岗失业、非公和流动党员等7种不同类别党员实际,进一步完善党员评价标准,既突出义务性,将党员参加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党费缴纳、党组织开展的“五微”及“一编三定”等活动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又突出激励性,将党员在“我是共产党员,请看我”行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迁安置、矛盾纠纷化解、基层群众帮扶等中心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纳入加分管理,确保了党员日常管理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今年以来,全区两万余名党员全部纳入积分化管理工作,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搭建平台促发展。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群众需求相契合,创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在无职党员中开展“一编三定”,根据党员特长、身份、优势进行党员编组,定岗位、亮身份,定责任、践承诺,定奖惩、评等级;持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五微”活动,了解微心愿、掌握微需求、展示微志愿、开展微服务、实施微评价,全区报到在职党员6023人,累计开展活动23900余人次,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开展“我是共产党员,请看我”行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信访矛盾化解、困难群众帮扶等中心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在2800余个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担当作为,为“四个中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孙志刚 冉安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