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努力开创中塞关系更加美好明天
上半年我市 GDP增长8.5%
四十年沧桑巨变 再出发前程似锦
我省403名大学生赴 西部开展志愿服务
追求利益 不能罔顾社会责任
火车“医生”烈日下的坚守
本周高温仍唱主角 周初有雨片刻清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十年沧桑巨变 再出发前程似锦
1984年二七塔附近景象(资料照片)
郑东新区CBD高楼林立,美景如画 记者 王秀清 摄

本报记者 侯爱敏 见习记者 宋明明

开栏的话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40年砥砺奋进,铸就辉煌。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辉煌的成就和生动的实践,印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0年来,郑州——这座内陆城市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正向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力前进。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饱含着对城市楔于血脉的爱恋守望,今天起,本报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风华郑茂——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集中推出一批深度报道,带您探寻城市发展轨迹,重温改革开放往事,展现郑州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这座城市新时代的新作为、新气象、新篇章,敬请关注。

7月正值炎夏,两场国际论坛如期在郑举行。

7月17日,中欧近100名行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东区,参加欧洲铁路交通联盟2018年度大会,共商促进亚欧间互联互通、产业合作事宜。

7月18日,又一批欧洲客人抵达东区“大玉米”,参加第13次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这次会上,郑州与欧洲案例城市签署11个合作备忘录及合作意向书。

改革开放四十年,郑州由黄河之滨一个普通小城,崛起为今天的现代化都市。“米”字形高铁雏形已现,空中、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如火如荼,郑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范儿日益彰显,正加速融入“一带一路”、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棋局。

40年来,郑州经济总量连翻数番,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城市在长高长大中越来越美,富起来的人们生活多姿多彩……翻天覆地的巨变中,郑州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发展答卷。

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快乐享受幸福生活

40年来,郑州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综合实力今非昔比。

1978年,郑州市生产总值为20.3亿元。改革开放的春风,为郑州发展注入空前活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郑州更是跑出自己的发展“加速度”。继2003年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后,2006年突破2000亿,这之后基本以两年一个千亿台阶的速度快速跃升: 2008年破3000亿,2010年4000亿,2012年5000亿,2013年突破6000亿。从2015年以后,更是一年一个千亿台阶,2017年破9000亿,直逼万亿大关。

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破千亿,2017年达到1056.6亿元,增长9.6%;税收收入775.2亿元,增长14.6%。

与城市发展同步,40年来,郑州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实现了生活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7年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050元,较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06元增加35744元,增长117.8倍,年均增长13%;农村居民收入则从1978年的121元提高到2017年的19974元,提高164倍,年均增长14%。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也从单纯的过日子转变为享受新生活:吃饭重营养,穿衣讲个性,出行求方便,住房要舒适,保健意识强。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24973元, 较1978年的290元增长86.1倍,年均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则从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2017年的14849元,增长140倍,年均增长13.5%。

40年的沧桑巨变,数字是最好的说明。

人口,1978年郑州人口为437.9万人,2017年飙升至988.1万人;

城镇化率,1978年为32.4%,2017年增长至72.2%;

财政收入,1978年4.72亿元,2017年1056.67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9.6亿元,2017年完成4057.2亿元;

客运量、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1978年分别为2030万人、4228万吨、829万元,2017年为1.47亿人、2.51亿吨、484.49亿元。

经济转型实现历史性突破

现代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与城市实力的节节攀升同步,经济发展质量也稳步提升。

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0.2∶63.3∶16.5,到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6.5∶51.8,第三产业继2015年首超第二产业后,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升。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