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亚运首金中国夺 孙杨成就“金满贯”
“薛”无止境 英雄不落幕
孙培原: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河南健儿首金 今日有望诞生
功夫明星赵文卓现身赛场
务实友好的雅加达,我们来了
古琴音乐会在郑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务实友好的雅加达,我们来了
主新闻中心

在来雅加达之前,就听闻这里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比如天气、比如堵车、比如安全、比如蚊虫……也许是期望值不算高的原因,来到雅加达觉得这里并非外界传闻的那样邪乎,而是相当的靠谱。

记者搭乘厦航的晚班航班,历经五个多小时的航程,于印尼当地时间晚上11点左右抵达雅加达,尽管已是深夜,但雅加达机场热闹非凡。雅加达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富有与贫穷对比相当强烈的城市。从城市上空俯瞰下去,会看到小平房与高楼大厦错综复杂,青石小路与柏油马路也纵横交错,而金碧堂皇的高级酒店与高科技中心也与嘈杂拥挤的村庄相邻,这一切都使人感到这是一座还需要努力完善的城市。

由于亚运会的原因,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繁忙,来自亚洲各地的体育健儿以及采访亚运会的媒体记者基本都要从这里入境。为了方便通行,这里开通了专门的亚运通道。记者抵达时,恰好碰到中国代表团的大部队进入雅加达,他们从取行李到出关,总共花费了不到半小时。雅加达的亚运气氛非常浓烈,全民参与度很高,志愿者敬业热情,从飞机落地到开始,所到之处感觉亚运气氛浓烈,体现出国际性赛事东道主的水平。

雅加达机场为所有参与亚运会的运动员、官员和媒体提供了特殊的入境通道,记者展示了媒体邀请函和名单后,很快就获准入境。 坐上去酒店的出租,雅加达亚运会的各种元素就扑面而来:传送带上印着以绿、黄为主色调的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标语和本届亚运会的口号“ENERGY OF ASIA”(亚洲的能量),各种亚运比赛项目也以照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在传送带和机场通道两边的大屏幕上,让记者瞬间就感受到了雅加达浓厚的亚运氛围。机场的免税店也不错过这个绝好的营销良机,三个可爱的雅加达亚运会吉祥物就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一路上,各式各样的亚运会标语和旗帜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的亚运会海报制作得尤其精美,类似电影大片,设计感十足且充满异域风情。

第二天一早,记者前往MPC媒体中心办理注册手续,抵达亚运注册中心,简陋的竟然让你不敢相信,为各国记者办理的注册地竟是临时搭起的帐篷,这在记者的采访中还真为数不多。不过,在简陋的横幅下却是暖心的服务,尽管没有提供中文翻译,但志愿者的热情笑容,细声细语,认真倾听着你的诉求,解释听起来推心置腹。

进入媒体中心的安检不复杂,但检查一丝不苟。主新闻中心由雅加达会议中心改造而来,IBC和MPC共用同一片场地,由一片巨大的隔板隔开。MPC有上千个座席,可同时容纳最多4000名记者在此工作。印尼组委会还专门在MPC外为记者提供兑换货币、办理电话卡的摊位,让来自亚洲各地的记者能第一时间融入当地的生活。MPC内还提供了不少小食和饮品,让记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印尼在1962年就承办过亚运会,这次只是中途从越南手中接过亚运会任务,它用的主要体育馆都是原来既有的体育馆,包括这次主体育场也是1962年的老建筑。由于是临时承办,所以雅加达给人的感觉是准备不足。直到开赛前两个多月,很多硬件设施还都在“赶工期”。比如专供亚运赛事使用的棒球场,在今年3月份才动工;另外,雅加达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城市,交通状况十分拥堵。举办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城市的接待能力实在令人堪忧。好在这样的担忧,在记者的身临其境后并非想象中的糟糕。

雅加达,我们来了,所有的新鲜和陌生,随着与雅加达的“亲密接触”之后,我们会越来越熟悉和认知这座名城。亚运才刚刚开始,精彩还在后面。 本报印尼雅加达专电

特派记者 刘超峰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