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防范惩治统计弄虚作假 中办国办出台督察规定
嵩山论坛年会闭幕
老地标情怀依旧 新地标时尚尽显
市政府安排部署中央督导组 扫黑除恶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出彩中原庆丰收
城管系统职工 运动场上展风采
我市举办多项活动 欢庆“农民丰收节”
中央扫黑除恶 第6督导组公告
学生信用评价将“挂钩”学历颁发评优评先
郑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地标情怀依旧 新地标时尚尽显
二七塔传承红色记忆
“大玉米”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王秀清 图

初秋,南来北往的人们来到郑州,总会在火车站、高铁站稍作停留,以这两个支点为轴出发,探寻和拜访这里的城市地标:与郑州火车站毗邻的二七纪念塔,是老郑州的象征,距离高铁站不远的“大玉米”,则是新郑州的标志。

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总与地标建筑相关,在改革开放春潮中,郑州越来越多的城市地标让郑州人引以为傲。

二七塔的“商战”记忆

在老郑州人眼里,二七纪念塔是最能代表郑州的“精神图腾”:塔外,商厦如云,人流如织,一年四季鲜有淡季;塔内,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张张珍贵老照片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红色传承。

“二七塔是为了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尽管1923年的大罢工以失败告终,但众多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工人阶级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章。”二七纪念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郭星告诉记者,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我市于1951年修建了二七广场,并在广场内建起一座21米高的木塔,成为当时的城市地标。

虽然郑州市民对这座木塔倍加爱护,但木塔还是在1971年的一场暴风雨中倒塌了。木塔倒塌后,二七广场封闭,二七纪念塔重建,300多名工人昼夜不停赶工,历经3个月,在当年的国庆节当天开门迎宾。二七塔的退休老同志马裕民回忆说,重新开放当天卖出门票一万多张,上下塔进口和出口也被完全堵死,可谓人山人海。

改革开放后,以二七纪念塔为中心,亚细亚、商城大厦、华联商厦等大型商场陆续落户,并上演了闻名全国的“二七商战”,这场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商业事件,让郑州坐实“商城”之名。时至今日,无论是市民还是外来游客,大家还是习惯在二七纪念塔前留影,到附近的大型商场逛一逛,这种从“二七商战”时形成的潮流一直留存到了现在。

“如今二七塔早已失去了它的物理高度,但它在人心中的高度始终未变,整点准时响起的《东方红》让人心安。”郭星表示,时代变迁,二七纪念塔也在不断融入新的能量,如汶川地震期间,在这里举办了抗震救灾雕塑展,鼓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患难与共,作为奥运火炬传递的一站,二七纪念塔前的奔跑身影让传递显得更加神圣……二七纪念塔在人们的心中不仅是一个塔,更多的是一种寄托,一个标志和一份情怀。

“大玉米”的时尚印象

越来越多来郑州的游人,对于这座城市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二七纪念塔所在的二七区镌刻着城市历史,而“大玉米”所在的郑东新区,则如同城市之窗,续写着郑州建设的灿烂未来。

“大玉米”名为千玺广场,是郑东新区如意湖畔的一栋商务楼宇,高280米,因其型取材于嵩岳寺塔,又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为邻,迅速成为郑州的地标性建筑。夜色中,观景远望,其通体黄色,外形宛如一根“玉米”,所以被郑州市民亲切称呼“大玉米”。无论是郑州上合峰会,还是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每逢重大国际、国内会议在郑东新区举行,众多国内外嘉宾都会把镜头对准“大玉米”,按下快门,记录这美好的风景。

对于“大玉米”,省委书记王国生有着这样深情的解读:“东区‘大玉米’,这个名字是老百姓起的,但能引发我们很多思考,我们的玉米来自农业、农村和农民,体现了民本思想;从‘大玉米’到‘金玉米’,发出的光是灿烂的,体现了奋斗历程。”

“‘大玉米’是东区楼宇的代表,见证着东区楼宇经济的发展。”郑东新区楼宇经济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晓东表示,作为东区地标性楼宇,“大玉米”是集超五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顶级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型商业项目,“大玉米”的建成,表达了大家对于郑东新区建设、郑州城市发展的一致看好。

“刚刚建成时,‘大玉米’还没现在这么出名,还处于市场培育期,都是些小公司租住,但现在不同了,JW万豪酒店进来了,(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