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上中国传统范儿
教育时讯
校园快讯
用心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上中国传统范儿
坦桑尼亚中学生走进郑东新区校园感受东方传统文化
坦桑尼亚学生体验书法课程
坦桑尼亚学生学太极

本报记者 周 娟

“这里的校园太美了!”“中国文化果然博大精深。”9月22日,坦桑尼亚中学生夏令营的34名师生来到郑东新区,开启为期三天的寄宿生活。据悉,这是郑东新区教文体局首次承接外方学生寄宿中方家庭的任务。在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郑东新区教文体局组织人员认真按照要求甄选本次接待学校的学生家庭,筹备接待方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引进优质外教、向海外外派教师、缔结姊妹学校、对外交流……郑东新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该区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搭建更好更大的对外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为郑东新区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中外学子共受益

游览古都,品味美食,共度中秋佳节……和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学生家庭一起度过的美妙时光,让坦桑尼亚中学生惊喜不已。三天时间,学校组织中坦师生一起到古都开封,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游览大宋古城,感受独特的中原文化魅力。恰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坦方学生和寄宿家庭一起度过了一个美丽而难忘的中秋佳节,体验了厚重的中国文化。

9月22日刚一见面,中坦学生就两两结对,自然地交流起来。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安排的书法、篆刻、毽球、太极等特色课程,更让坦方学生积极参与,收获颇多。

站在中西交会处,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未来,用明天的思考,办今天的教育。郑州市第九十六中学一直致力于发扬文化传统,放眼世界,开放思想和情怀,加强对外交流,经常性地接待外国访问团,组团走向世界各地。该校校长朱红庆表示,希望通过短短的三天时间,增强该校学生英语交流的自信心,锻炼交际能力,让坦桑尼亚中学生对该校校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中坦两方学生以及接待的家庭都能够从中受益。

中华传统显魅力

“说了一个学生叫秀云儿,她接到一个好差事儿。” 9月25日,在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一楼多媒体厅里,32名坦桑尼亚中学生新奇地欣赏着河南坠子选段《接姥姥》,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汉服舞蹈《礼仪之邦》、太极剑、古琴演奏、英语话剧《中秋传说》等节目让坦桑尼亚学子连连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坦学生还共同演唱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借助这样的活动,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华传统更融入世界。

随后,坦桑尼亚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两组,分别到功能教室参加篆刻和脸谱绘制特色课程。经过一个小时的学习和动手实践,坦桑尼亚的学生不仅成功制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也进一步体会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郑东新区外国语中学校长丁幼新表示,学校把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多元共融”的人才作为教育理念,这次坦桑尼亚中学生访华团的到来,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汉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原文明、体验汉语魅力的活动。

搭建平台广交流

活动中,坦桑尼亚师生走进学校教学教室,零距离接触中国高中生的课堂。在课堂上,中坦学生交谈甚欢,充分了解了对方与自己在生活与文化上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交际能力,也开阔了视野。

近年来,郑东新区通过开展校际交流合作、推进特色办学、开办国际学校等方式,着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郑东新区教育由均衡化、现代化向国际化迈进,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全过程公平、全体系创新、特色化竞争”的教育模式,成为中原经济区深化教育改革的新亮点。

了解彼此的教育制度,相互学习、融合,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教育资源要互通有无,优质资源可以引进和输出,这是双向的。郑东新区积极打造全市教育高地,致力于构建面向世界的教育,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正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局长田国安所说,在“十二五”期间,郑东新区的教育目标是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将教育做强、做精。全区软件硬件齐头并进、朝气蓬勃、成绩骄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十三五”期间,郑东新区将着力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均衡化,为郑州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