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入选 全国旅游城市50强
“郑马”宣传片登陆央视 河南卫视及各大网络平台
我市召开城市 基层党建联席会议
县(市)区委书记谈质量
加快转型 奋力推进上街高质量发展
创新全域旅游新密模式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全域旅游新密模式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国最美乡村”新密黄固寺村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

你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身处在处处皆可游玩的风景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三步一景,五步入画,满眼皆绿,令人心旷神怡。如果恰巧肚子饿了,农家特色、乡野风味、绿色天然美食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如同这般,曾经令无数人向往的旅游梦想,如今正在新密打造全域旅游的进程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一组组迅猛增长的数据折射出新密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新密接待游客562.5万人次、增长66.7%,旅游综合收入29.6亿元、增长47.8%。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30亿元。

近年来,围绕创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总目标,新密把1001平方公里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去审视、定位、谋划和打造,规划全面覆盖,资源全面整合,要素全面保障,产业全面融入,社会全面参与,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支柱型引擎产业,引领、推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综合施策 推动优质旅游发展

新密历史文化古老悠久、丰厚灿烂,自然资源也是得天独厚,引人入胜。

9月23日,适逢周末,4A级景区红石林,峰峦叠嶂,雄浑壮观,特别是已建成投用的被誉为“世界最长的高空玻璃环廊”上,吸引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里太壮观、太震撼了,不虚此行啊!”来自湖北的游客感慨地说。一个靠煤炭“起家”的城市,如今在人们心目中烙下另一番深刻印象:人在景中游,风光美如画。

近年来,新密高度重视旅游业,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强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古色乡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为全域旅游提供了全新的新密实践。

——抓规划,统筹全域景观布局优化。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先导。新密把全域旅游规划融入区域发展的大格局,高起点编制,严要求实施,形成以省级规划为总纲、郑州市规划为框架、新密规划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以科学规划引领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抓特色,打造新密旅游良好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可以催生无穷的经济效益。结合现有资源,新密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化游”;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打造“休闲游”;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城,打造“山水游”;围绕新密饮食文化和特色农家院,打造“美食游”。充分挖掘潜质,发挥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企业奖励。

——抓基础,提升服务旅游软硬环境。发挥交通道路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着力构建高速合围、快速通达的全域旅游交通圈。近年来新密域内新增高速2条,国道3条,省道4条、县道3条、乡镇道路6条、村道169条,新修道路187条486.8公里, 公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63公里。市域高速公路出入口规划14个,建成8个,域内郑少高速实现了自建成以来首次常态化亮灯和豫A小型客车免费通行。郑少高速新密西至伏羲山旅游大道投入使用。郑交公司开通郑州至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旅游专线。

同时,以交通路网新体系为引领,强力植入生态环境要素,近年来累计造林18.9万亩,建设森林公园17个,森林覆盖率达到44%。实施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全覆盖,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郑州唯一的省级生态市,一座“山在城中、南北呼应”的现代化旅游生态新城扑面而来。

——抓项目,实现资源整合转型发展。用招商的大突破、项目的大建设,带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目前新密西部以郑少高速新密西出口为衔接的伏羲山风景区、美景素心园、伏羲古镇等,峡谷流水、玻璃廊桥、山野玫瑰、养生雅居、休闲农家,已成为郑州都市西花园;中部以郑尧高速轩辕丘站为衔接的轩辕圣境文化产业集聚区,计划总投资560亿元,打造集文化朝圣、主题游乐、休闲度假、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国际化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商登高速古城县衙站为衔接的“中国最美乡村”黄固寺村和密县县衙,已成为乡村游和衙署文化游览胜地,东部以新密新区大学南路为衔接的溱水河生态水系项目,将再现《诗经》中记载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发生在古新密溱水河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的动人爱情故事场景,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彩、冬有绿,休闲养生、文化复古的旅游长廊。

依靠强大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宝库”,新密全方位倡导、培育、扶持旅游产业,全域旅游迸发出强劲动力。据统计,新密现有景区13个,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乡村旅游农家乐760多家,密玉、密瓷、金银花茶、高山杂粮等特色旅游商品60余种。2017年,新密接待游客562.5万人次、增长66.7%,旅游综合收入29.6亿元、增长47.8%。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17.2万人次。

打造“旅游+”模式

以旅游带动乡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有效、快速实现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一位30来岁的新密市民开车带着5岁的小侄女来到乡村小道上,“姑姑,你看,这里真漂亮,像个大公园。”顺着孩子的手指,映入眼帘的是瓦屋座座,青山依依,一湾碧波,百年古树,上有高树遮阳,中有花草飘香,下有植被盖地,处处绿色萦绕,令人心情愉快,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倍增。

这就是位于新密市西北部的朱家庵村,是新密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之一。近几年,新密贯彻旅游精准扶贫、旅游富民理念,把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利用各级政策资金,提出“旅游+”模式,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一批旅游专业镇、专业村,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特色农庄、农家乐、家庭旅馆,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农村地区加快发展。

如今,农家美食已成为新密全域旅游的一部分,农家旅馆、农家饭庄推出野菜、采摘、美食文化节等,提升新密农家美食的影响力。据统计,当地已有6000多户、两万余人服务在农家美食第一线,不仅是本地人,郑州人对新密的美食也是情有独钟,炒虾尾、秘制猪蹄、炝锅面、烩饼、牛肚、卷煎等小吃种类繁多,开始改变郑州的饮食格局。乡村游让农民不出村实现就业,2017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8865元、增长8.1%,昔日的老旧乡村在全域旅游的统筹规划下,如今正在“蝶变”美丽家园。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不懈奋斗里书写。循着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新密这片文明的沃土,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千年古县,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披荆斩棘创新路、勇往直前促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美好愿景,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站台。 本报记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