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荣光休气纷五彩(书法) 程龙
月是故乡明
蒸月饼
中秋三题
暖秋时节(国画) 翟瑞兰
王小柔最新段子《不装》 一地鸡毛中发掘生活的乐趣
乡愁的源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月是故乡明

♣ 柴清玉

我高中毕业就当兵离开了家乡,每逢有月亮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想起在家乡的父亲、母亲,想起家乡的月亮。

我的故乡是中原大地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孩提时的我每到有月亮的时候,总以为月亮是从邻村的树梢上蹦出来的,要么就像母亲说的那样,月亮奶奶的身边有个叫嫦娥的美丽仙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嫦娥下凡到人间的日子,为了照亮那遥远又崎岖的夜路,月亮就会比平时更大更明亮。母亲讲的故事好听,但我们这些孩子心中最惦念的,还是能够吃到香甜美味的月饼。

那时候的月饼很简单,就是母亲用白面或者玉米面蒸的嵌有红枣、芝麻粒的圆饼子,但在那时已是十分奢侈的享受了。有时候,父亲也会花几角钱买回两斤用黄纸包着、上面贴着红贴子的真月饼,但那是串亲戚用的,只有到节后亲戚回访了,母亲才会把已经硬邦邦的月饼用刀切成几份,分发给我们。

那些年月,月亮在我幼稚的心灵里是神秘的、神圣的。她给了我们光明和快乐,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好奇和美丽的想象。每当明晃晃的月亮爬上树梢,小伙伴们就好像约好了似的,聚集到村头生产队的打麦场上,玩耍着各种游戏,有时候在麦草里玩骑马打仗,一个个头大些的肩上骑一个个子小一点的进行角斗,谁先从肩上摔下来就算输。有时候会模仿电影里的样子分为两班,各选一名“司令”,指挥占领一个麦秸垛之后,另一方前来攻取,或者拿一根粗壮的玉米秆作枪激烈对阵。有一次我方战败后被埋在了麦秸堆里,好不容易爬出来,对方的人一个也不见了。我们有气没处发泄,便跑到村头的果园里偷梨吃,被看园的老汉发现,挨了一顿吵。

家乡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边缘,地势平坦,但几里之外便是不高的邙山。山是土山,名气却很大,历史上便有“活在苏杭,丧在北邙”之说,那里有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鸿沟之战的古战场,还有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我的一个姨妈家就住在邙山脚下,村边有一条小河。小河在姨妈家村子的不远处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小水塘,塘水刚有膝盖那么深,却清澈晶莹,塘边有芦苇,白天可以清晰地看到流动的小鱼和岸边沙砾、鹅卵石上爬着的小螃蟹。

每次到姨妈家走亲戚,我都不愿回家,我喜欢那条小河、那个小水塘,那里也有我熟悉的小朋友。一次月朗之夜,大人们在村头聊天,我和伙伴们发现水塘里也有一个圆圆的月亮,那晃晃悠悠的微妙动感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让我生出很多奇思妙想。我捡起一块小石头投向水塘,水里的月亮像打碎的镜子似的忽闪忽闪地一阵动荡,好半天才慢慢恢复了圆圆的脸宠。这时我才发现,不管怎样惊扰水面,它总是像镜子一样映着天上的月亮。我想,这大概也就是猴子捞月亮的月亮吧,那一天一水相映成趣的影像意境,至今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后来,我转业回到了郑州。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虽然月亮照常升起,但我再也没有见过月亮爬上树梢的美妙景致和小水塘里那个柔润的月亮了。虽然这些年也去过许多风景名胜之地,还到过国外的名城,见过外国的月亮,但心里总觉得异乡的月亮再明再亮,也不如家乡的月亮圆润亲切。好在天上只有一个月亮,远离故乡的游子不管身在何处,也不管远隔千山万水,都会在有月亮的时候共望一轮明月,寄托自己满腹的思念和真挚的情谊。

月是故乡明。这是诗人千古的绝唱,更是游子永恒的乡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