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前11个月河南财政收入破五千亿
沿黄九省(区)政协考察团 莅郑考察黄河生态带建设
建立低保制度 郑州走在全国前列
再接再厉做好污染防治 持续推进空气质量好转
郑州等全省四家高新区 获1亿元中央财政支持
提高站位 精准施策 落实责任 让结对帮扶成果惠及卢氏县贫困群众
坚决以实际行动 拥护落实机构改革
著名作家二月河逝世
郑济铁路黄河特大桥雄姿初现
社保卡办理窗口“搬家” 提醒参保居民别跑错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立低保制度 郑州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低保政策比国家早一年出台 农村低保制度提前四年建立

本报记者 李娜

2018年9月,二七区建华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员李森拿到了又一个月的低保金,自7月郑州再次提升城市低保标准后,他每个月能拿到630元。对于李森来说,这笔钱,已基本够一个月的基础生活开销。

城乡低保作为一项“兜底”的民生工程,在郑州实施了多少年?又有多少人获益?当记者采访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想要一探究竟时,却惊喜地发现,郑州低保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国家出台建立低保制度前一年,我市的生活困难群众已领到了低保金。

郑州低保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已满40年,其中,我国的低保制度实施了21年。

“国家是从1997年出台政策,要求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但是郑州走在了全国前面,我们在1996年出台了暂行办法,并且开始发放低保金。”翻阅着手中厚厚的材料,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涂擎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国务院1997年出台《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7年出台《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标志着城乡低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而郑州,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城市低保工作比国家规定早了一年,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则比国家早了四年。

1996年,郑州市出台《郑州市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依据当时群众生活水平测定当时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那一年,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还联合出台了《郑州市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保障范围、保障对象、家庭收入计算、申办程序、保障资金的分担等问题。当年年底有2886人享受到了城市低保政策,发放保障金74.3万元。

2003年,郑州市农村低保制度开始建立,依据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36元。2005年6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要求在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把农村低保制度的落实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当年办的20件实事,标志着郑州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005年12月,全市共确定农村低保对象38168户、63559人,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3260.7万元。

“就这样,郑州市城市、农村低保制度先后建立起来了,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一个跨越。尤其是在国家制度制定之前,郑州此项工作就已经开展起来了。”涂擎说,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市城乡低保工作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总体要求,(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