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河南非遗保护拟补助名单出炉
国足逆转赢得开门红
作家潦寒周六来郑分享“纸上故乡”
河南围棋期待新活力
一代宗师和他的“武术猩猩怪”
《很高兴遇见·你》讲述遇见的欢喜
郑州二中勇摘桂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代宗师和他的“武术猩猩怪”
梁以全

每每提起“梁氏武术猩猩怪”,一幅热烈宏大、演艺精湛而又怪味十足的武术表演浮现眼前。成百上千的观众围成一个圆圈,只见表演者身穿缝制特别的猩猩怪皮,模仿大猩猩及猿猴的一些动作,时而抓耳挠腮,时而搔首弄姿,时而挤眉弄眼,煞是好看。更为震撼的是,猩猩怪表演者手持刀枪等器械进行格斗,刀光剑影,短兵相拼,你来我往,杀声震天,鼓镲齐鸣,场面热闹非凡,气势宏伟。每逢节假日或重大庆典,人们都能看到梁氏猩猩怪的大型表演。十里八庄的老百姓为能感受一场如此般的场景,不惜放下手中的农活,赶早走几十里的山路,也要前往观看。“梁氏武术猩猩怪”在整个登封乃至嵩山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近日,“梁氏武术猩猩怪”得到了郑州市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多次深入鹅坡武校考察“梁氏武术猩猩怪”发展传承情况,对这一传统文化项目赞赏有加。为了将这个武术文化瑰宝传承下来,梁以全宗师也启动了“梁氏武术猩猩怪”申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日前,记者前往武术之乡登封“蹲守”,见到了一代武术宗师梁以全和他的“武术猩猩怪”。年近九旬、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的梁宗师如数家珍向记者娓娓道来,又恰逢申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锣密鼓之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记者揭开了这个武术文化的“真面目”。

“猩猩怪”点亮

民间艺术文化瑰宝

“梁氏武术猩猩怪”自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始创,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已传承六代。它的起渊,要从梁氏先祖梁玘明说起。早在公元1369年,山西洪洞县武林高手、时任洪洞县都尉的梁玘,负责由洪洞县远迁河南移民的安保工作。他看中骆驼崖村后,便辞官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子孙。梁玘白天在私塾教儿孙读书,晚上在庭院教他们练武。从此,梁家世代亦文亦武,人才辈出。

公元1864年一个冬天的上午,两位梁家徒弟尊听梁氏十四世传人梁学校、梁学庠、梁学序三位师父的指点,经过近百回合的较量,终于打败了一只功夫猩猩猴。受此启发,梁学校师徒五人在一起练功时,让其中两个弟子穿着全身都是白色羊毛的皮衣扮演猩猩猴,模仿猩猩猴的动作和形态,与其对手进行格斗练习。最早只是徒手演练,后来梁学校师徒又加入了器械对练。这样一来,表演的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寒来暑往,骆驼崖村梁学校、梁学庠、梁学序师徒始创的人与猩猩猴相互对打的武术表演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出于对武术的敬佩和对怪侠的尊崇,在传承期间,猩猩猴的名字演变为“猩猩怪”。

随着此项民间艺术的深入广泛开展,它越来越受到更多民众的喜爱与追捧。大家认为,“猩猩怪”的表演,不仅能带给人欢乐,更能带给人吉祥。因为人们把“猩猩怪”看作了生活中的不祥之物,而在其与人的搏斗中,人胜而怪败,则预示着人们将有好的兆头。于是,每年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五期间,上百名梁家师徒穿着“猩猩怪”表演服,走街串巷表演。每到一个地方,尤其是逢集、古刹会时,都会吸引方圆近百里的群众前来观看,人最多时达万人以上。人们都想在观看的同时,沾沾喜气,交上好运。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梁学校、梁学庠、梁学序的孙辈梁以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中国武术九段、梁氏家族第十六代传人,把这种武者与“猩猩怪”打斗表演的节目,正式更名为“登封梁氏武术猩猩怪”,并把它推向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态势。

快马加鞭“冲刺”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梁以全宗师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后,进一步对“梁氏武术猩猩怪”进行了整理提升。除平时组织200多人的“武术猩猩怪”队伍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外,还先后投资50多万元,购置八面大鼓、10对铜镲、8面大锣、4对铜铙,定做了5架猩猩怪皮和200套表演服装以及其他配套的武术器材,为表演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经过提升后的“梁氏武术猩猩怪”表演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春节期间,梁以全宗师亲自带领表演队伍到各个乡镇的集、会上演出;另一种是,将其编排成了武术情景剧目,与鹅坡武校的武术节目一起,参加国内外重要演出活动。

2009年,梁以全牵头,组织梁氏武术猩猩怪传承人,包括他的长子梁少宗、次子梁少飞,孙辈梁洪勋、梁洪亮,弟子郑跃峰、梁继红及鹅坡武校的优秀教练员、运动员等200余人,集体创作了三幕武术情景剧《猩猩怪闯山门》,并在舞台上表演。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30多家新闻媒体,深入鹅坡武校,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梁氏武术猩猩怪”的表演,体现出了人与兽搏斗的逼真场景,栩栩如生,惊险壮观,集观赏、娱乐、健身功能为一体,是一项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中原文化色彩,做到了少林武术与民间舞蹈完美的结合。与此同时,更是融入了传统的武术项目。拳术表演主要有小洪拳、大洪拳、太祖长拳、通背拳、罗汉拳、象形拳等。器械表演主要有刀、枪、剑、棍、斧、钺、钓、叉、达摩杖、梢子棍等少林十八般兵器。2016年,“梁氏武术猩猩怪”已被登封市政府命名为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年来,梁以全借助设施先进、人才济济、成绩优异、闻名中外的少林鹅坡武术学校,不断把“梁氏猩猩怪”运动发扬光大。在鹅坡武校的课堂上,开设有“猩猩怪”表演教学。梁以全不顾年高,亲自编写相关教材,并经常深入训练场地为学生手把手传授武艺。2018年,由鹅坡武校的优秀学子表演的“梁氏武术猩猩怪”先后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等十多次的表演。

路漫漫其修远兮,鹅坡人在创办人梁以全的引领下,秉承“文无武则馁,武无文则蛮”“文武兼修,德才兼备”的理念,文武教学一直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如今,梁以全和他的“梁氏武术猩猩怪”已经加紧“冲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古老的文化艺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得益于梁老先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相信也必将是咱郑州和登封的武术文化名片,传播到世界,将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渗透到世界喜爱武术的每个角落。”郑州市一位资深文化专家自信地向记者说道。

本报记者 刘超峰 通讯员 常福晓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