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统菜市场会消失吗
鲁迅与两个“夏木瓜”
高脂饮食坏影响传三代
迪士尼的“空白”考题
受欢迎的“上错菜料理店”
清代“吃货”的趣闻
血脂高还能吃肉吗
语言环境影响颜色认知
持续手麻病因多
萝卜为何“赛人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鲁迅与两个“夏木瓜”

成 健

“夏木瓜”是人的绰号。以“木瓜”为绰号,明显包含贬损或揶揄的意味。在鲁迅的青年时代,有两个姓夏的“木瓜”同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第一个“夏木瓜”是夏丏尊,他和鲁迅一样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后来因为未能申请到官费而中途辍学,1908年回国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通译助教,后任国文教员。第二年,鲁迅也到该校担任教员,两人交往甚密。鲁迅将自己在东京编印的《域外小说集》相赠,让夏丏尊眼界为之一广。夏丏尊甚至认为,鲁迅对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

鲁迅后来回到故乡,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夏丏尊则仍留在两级师范学堂,并自告奋勇担任舍监。舍监这个职位在当时是被人不屑一顾的苦差,整天要负责学生们的生活和纪律。夏丏尊打破传统理念,大力提倡人格教育和爱的教育,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悉心关怀。刚开始,学生们对他十分抵触,给他起了不少绰号,诸如“阎罗”“鬼王”等,都是针对其管束严厉的。又因为夏丏尊长相有点特别,头大而圆,故给以“夏木瓜”的外号。后来,夏丏尊的教导有方得到了普遍认可,被学生们称为“妈妈的爱”。在学生管理步入正轨之后,夏丏尊游刃有余,大部分时间潜心于语文教学等方面的研究,终成一代大家。

第二个“夏木瓜”叫夏震武。 1909年年底之前,两级师范学堂的监督(即校长)是沈钧儒,沈因担任浙江省咨议局副议长而辞去该职务,由当时任浙江教育总会会长的夏震武接任。

夏震武是一个以道学自命、极端顽固的旧派人物。刚到两级师范学堂,就迫不及待地着手恢复陈腐的封建礼教和等级秩序。上任前一天,他就通知教务长许寿裳,要求全体教员次日身着礼服,到学校礼堂集中,按照当时官场下属见上司的“庭参”礼节,向他参见。并在礼堂设立孔子牌位,在其就职时举行祭孔大礼。许寿裳当即予以拒绝,消息传开,教师们也极为不满。当时两级师范的教员中,留日归来的约占十之八九,都是短衣无辫,这在夏震武心目中几乎可以与乱党相提并论。第二天,当夏震武看到教员们并没有进行什么“庭参”时,便对他们横加指责,矛盾随即升温,许寿裳、鲁迅、夏丏尊等一众教员纷纷向浙江提学使提出辞职,并搬出校舍。

夏震武感到局面渐渐失控,但他绝不甘示弱,于是一面写信给浙江巡抚,请求支持他的强硬手段,一面又请杭州一些有名望的耆绅出面,劝说教员们复课,但毫无成效。最后夏震武只得采取提前放假的办法遣散学生,企图暂避锋芒,以退为进,但因此引起杭州各校教员的联合反对。经过两周的对抗,风潮呈现出蔓延扩大之势。官厅眼看教员心齐力坚,复课无望,只好勒令夏震武辞职。

因为夏震武平日木头木脑,顽固不化,大家都叫他“夏木瓜”,因此这场风潮也就被称作 “木瓜之役”。有意思的是,对于站在风潮最前沿的几名骨干教员,夏震武也曾以《水浒》里的绰号来编排,例如称许寿裳为“白衣秀士”,鲁迅为“拼命三郎”。

摘自《江淮时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