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部门破解公益诉讼难 打好环境保护“组合拳”
全面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得“任性”
中国应急信息网在建中 将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中央农办等8部门联合 部署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既要“文武艺”,也要“小清新”
投资扶贫项目给返利? 9省市600余人被骗
去年我国春夏季 气温创历史新高
常德善:功勋卓著 业绩永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部门破解公益诉讼难 打好环境保护“组合拳”

据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王琦)确定管辖难、调查取证难、司法鉴定难、法律适用难,与相关行政机关执法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不畅……这些问题,成为各地检察机关在办理生态环境案件时遇到的实际困难。

记者22日从最高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针对这些问题,日前,最高检、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就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协作意见。

《意见》共21条,根据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公益诉讼和执法司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从线索移送、立案管辖、调查取证、司法鉴定、诉前程序、提起诉讼、日常联络、人员交流等8个方面作出相关规定。关于立案管辖,《意见》探索建立管辖通报制度,坚持根据监督对象立案,探索立案管辖与诉讼管辖适当分离。上级检察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综合考虑被监督对象的行政层级、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社会影响、治理效果等因素,将案件线索指定辖区内其他下级检察机关立案。针对调查取证难,《意见》明确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于重大敏感案件线索,应及时向被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的上级机关通报情况。行政执法机关应积极配合检察机关调查收集证据。要建立专业支持机制,做好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的衔接。在司法鉴定方面,《意见》探索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中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和使用衔接机制。探索完善鉴定收费管理和经费保障机制,与相关鉴定机构协商,探索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时先不预交鉴定费,待法院判决后由败诉方承担。依法合理使用专家意见等证据。此外,《意见》还明确,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参与诉讼活动。对于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形,在诉讼过程中要继续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力争实质解决。对于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要严格执行,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或主动依法履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