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 52条便民服务举措
开行班次货运量增幅大郑欧班列实现 “开门红”
我省“双随机一公开” 市场集中整治启动
预付卡消费有风险 办卡充值须谨慎
推进生态城区建设,惠济区今年这样做
多举措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召开专题讲评会 促进市容大提升
惠济桥炫耀舞狮喜获 全市狮王争霸赛一等奖
铁路迎来新一轮春运客流高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公园、游园43个 ■完成造林1.35万亩 ■新增绿地380万平方米 ■启动黄河景观带建设
推进生态城区建设,惠济区今年这样做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刘娇)2019年高质量建设公园、游园43个;开工荥泽古城循环水系建设,重现历史文明画卷;建设东风渠滨河商业带,推进景观提升工程;启动黄河大堤拓宽工程,打造宽度110米的黄河景观带……这是2月19日惠济区召开的生态建设动员大会对2019年全区生态建设工作的部署。

2018年以来,惠济区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总要求,以郑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高质量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和项目建设,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PM10、PM2.5累计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3.9%、7.6%,优良天数160天;高标准建成公园、游园33个,4条生态廊道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2200亩,新增绿地126万平方米,绿化率居全市首位。

2019年惠济区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水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发力,全面掀起生态建设工作热潮。

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新增绿地380万平方米

实施廊道绿化提升提质工程,重点对铁路沿线、生态廊道、过境干线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市区域和其他生态廊道绿化提质提升,实现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联通提质绿道30公里,打造绿道中互联互通、顺畅转换、无缝衔接的非机动车骑行系统和步行系统。高质量建设公园、游园43个,确保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园林式单位、小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90%、60%、60%以上。整合利用小微地块,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绿化美化。打造观赏性苗木基地,在黄河滩区和空闲地块有序规划省、市、区三级植树基地,完成林业造林任务1.35万亩,全年新增绿地38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森林惠济”。

高标准实施水生态修复,开工荥泽古城循环水系建设

配合做好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索须河中州大道至祥云寺段生态提升工程,开工建设索须河汇合口上游至弓寨大桥段生态提升工程;积极对接郑州市黄河滩区调蓄工程、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郑州市沿黄引水口门提升改造工程前期各项工作;适时启动大运河示范段绿化提升工作,大力推进索须河观光带建设,打造具备生态保护和休闲游憩功能的休闲目的地;建设东风渠滨河商业带,推进索须河至贾鲁河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导入商业元素,激活惠济“夜经济”;加强沟渠综合治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开工建设荥泽古城内循环水系和输水渠道,初步展现荥泽古城5000年文明画卷。

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启动建设110米宽黄河景观

大力推动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城市公园建设;确定黄河大堤加宽方案,先行启动江山路至黄河公路大桥段建设,打造涵盖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有轨电车、机动车道、服务驿站、生态廊道等内容的宽度达110米的黄河景观带。继续推进黄河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谋划建设索河和须河交汇处千亩湿地,打造水域靓城。

抓好人居综合环境整治,新建雨污水管道117.5公里

加快推进雨污水管网建设,做好佳合路等50余条道路雨污水管道建设,推进五龙口支沟等截污管道建设,新建雨污水管道117.5公里。进一步完善配备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促进全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加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力度,年底前完成全域所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开工建设春熙路、迎客北路垃圾转运站。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年底前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会议强调,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惠济“四城联建”的目标把“生态城”摆在首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建设“旅游城”“健康城”“科技城”的基础保障。全区各级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生态建设工作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工作,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新增长点,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以更好的生态面貌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