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第十三届河南投资贸易洽谈会 将于4月8日至11日在郑举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化平安郑州建设
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一期) 荥泽古城项目开工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召开党组会议
郑州奥体中心主场馆7月中旬投用
城市“颜值”提升 居民纷纷点赞
《“一个人”的篮球队》感人视频 引发国内器官捐献热潮
唤醒大众对文化 源头的尊重和敬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工作报告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新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郑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有效应对各种困难风险挑战,砥砺奋进,拼搏赶超,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10万“三大突破”为标志,出彩郑州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一)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引领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委、省政府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即将出台,全面落实《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总投资4.5万亿元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发布,10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设立运营,“一中枢一门户三中心”加快构建;上榜“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地位巩固提升;首次进入“世界城市100强”“亚洲城市50强”;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中,我市荣登潜在国家重要中心七项榜单;“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和《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我市均居第12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晋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城市,《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发展目标、战略路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晰;郑开双创走廊、开港产业带、许港产业带等6个专项规划加快报审,郑焦6个专项合作协议签订实施,郑新融合发展战略规划省政府审议通过,“1+4”郑州大都市区的规划、交通、产业等领域加速融合。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以占全省4.45%的地域面积、10.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1.1%的GDP、30.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的重点项目投资、74.5%的进出口总值,航空港实验区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占全省的62.8%;引进境内外资金356.7亿美元,其中实际吸收外资42.1亿美元,占全省的23.6%。

(二)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坚持从供给侧精准发力,保持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稳中提质。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43.3亿元,居全国298个地级以上城市第16位,比上年前移1位;增长8.1%,居全国16个万亿以上城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工业投资增长11.8%,扭转了近年来持续下滑态势,高载能产业占比首次下降到4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52.1亿元,增长9%,税收占比达到74.6%,高出全省4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25.2万户,总量达到107.5万户,成为第8个超百万的省会城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8.9%,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87.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8%。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