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向阳追梦恰少年 上一版3
担当有为好儿郎
让党建工作为学校发展“引路护航”
让儿童站在成长最中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责任
担当有为好儿郎
校长寄语
◀参加植树活动
向黄花岗72烈士敬献花篮
制作环保帆布袋
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
学习垃圾分类
采访环卫工人

校长寄语

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发展,使未来社会的迭代更新日益迅速,青少年一代要铭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古训,从小拥有适应社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基本能力,而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是最为核心的成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带着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理解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认同、体验文化价值、传承文化精神、凝聚文化力量,真正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发展为这样的人、为谁发展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而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让他们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学会真本领,练就真功夫。我们一起前行,做个知行合一的追梦人!

——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仁杰

学生感言

郑报悦学会小记者站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走出校园小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的机会,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磨练意志,还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我特别喜欢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一次次积累,一点点进步,我愿意在实践活动的追梦路上努力前行,做最好的自己。

——新郑市第二实验小学 刘振昊

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团结互助……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突出强调了社会责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为了使青少年学生更加具备社会责任担当,郑报悦学会小记者站始终把对小记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一次次的采访、参观活动中,小记者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与洗礼,了解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对中原沃土和祖国大好河山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深深的热爱;采访环卫工人、报刊发行员、交巡警则让他们更直接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伟大,明白营造一个安祥、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而关怀福利院儿童、孤寡老人等,参与绿色环保、植树造林等活动,也让小记者更加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培养了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更加热爱和尊重自然,并具有了绿色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行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