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首季新增4G用户全国居首
党员干部务必远离私人会所
推动稳固脱贫向高质量脱贫迈进
不断创新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
使用配备办公用房应符合规定
经开区潮河办事处与中建七局项目 开展党建共建暨廉洁文化示范点联创
下届全国中小学生 艺术展演移师郑州
政协委员调研文明行为 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二七区:机制护航 让好项目加速“落地生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二七区:机制护航 让好项目加速“落地生根”
城区发展一日千里
项目建设如日中天
二七智慧督查系统

每一个好项目都来之不易,为保障各类选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七区从严督导、狠抓落实保障项目,建立“智慧督查”“三定四推五落实”工作机制,通过台账管理、节点考评等一系列举措,把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引向深入,全面掀起了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建设热潮。

提高标准 打牢项目落地基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二七区各相关单位自我加压,发挥“跳起来摘桃子”精神,提高目标设定标准,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我市提出的“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的要求,二七区专门组织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等区域性专项评价。这样一来,落户二七的项目均能实现信息免费共享,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压缩项目落地时间。

“不打无准备之仗”。二七区经过摸索,探索出一套成熟“条款起草提前介入”工作模式。比如,海利根国际生态文化城项目从跟企业接触洽谈开始,二七区的签约组便直接跟进,谈判谈到哪里,框架协议起草到哪里,谈好的同时就能签订框架协议。谋划、选商、签约三项同步,为项目推进插上翅膀。

对于普遍存在的“引进难、落地难、开工难”等问题,二七区坚持“三定四推五落实”工作机制,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支撑产业精准化发展,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即定责任、定目标、定节点;推进土地运作、推进手续办理、推进征迁清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台账式管理机制、例会推进机制、督查机制、观摩点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同时,每周召开一次选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区委书记、区长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一批批具有引领型和带动性的项目实现早开工、投产快。

在万荣商务中心项目现场,主体项目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郑州CSD总体项目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26.9亿元,拟建成集高端商务办公、购物中心、商业街区于一体的区域商业中心。现场,金水源街道科级干部白云龙正在和项目方逐步对接建设细节:“重点项目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责任。全区项目推进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服务重点项目的思路和办法,我们自己也实行了重点项目服务‘四个一’机制,每个科级干部要定期跟进项目动态、汇报项目进展、解决项目问题,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力推建设加速。”

“五大环节” 助推项目建设全面决胜

今年是二七区项目建设全面决胜年,二七区牢牢把握项目推进“五大环节”,即以靶向招商为前提、以规划实施为引领、以土地出让为重点、以开工建设为关键、以竣工运营为检验,火力全开推进项目建设。

在二七,项目建设实行“六个一”机制,即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分包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班子队伍、一套推进措施、一个项目联络员。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冲锋陷阵,对重大项目的推进承担首要责任,以上率下的项目推进氛围逐渐形成。

项目是“牛鼻子”,规划是“先行官”,土地是“生命线”。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求,根据全区发展实际,二七区把牢规划方向关、编制关、质量关、实施关等四大关卡,发挥规划的总领作用,深入推进二七城乡总规和侯寨总规、马寨总规的“多规合一”。把土地供应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提高供地效率,梳理出地块信息列入供地计划台账,确保重大项目土地供应不耽误、不卡壳。

雁阵齐飞,功在头雁。依托“五重八专”重点工作专责推进机制,二七区发挥全区13个领导小组“头雁”作用,涉及手续办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问题,二七区相关负责人随时召开会议,主动对接、及时解决。“我们通过多方对接、协调,想尽一切办法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工作成效体现在项目投产运营上、体现在产业带动发展上、体现在经济社会效益上,全力加速项目建设,前期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把竣工运营作为检验项目成效的最终指标。”二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各相关单位单打独斗、合力不足。二七区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针对规划审批、征迁、环评、土地出让、验收等手续办理任务,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职能分工,建立专项任务台账,倒排工期、明确时限、强力推进,定期召开碰头会议进行研究,确保手续办理工作有效推进。按照“统一受理、同步审批、承诺办结”的原则,依托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加快重大项目涉及的区级审批事项办理,实现并联审批工作常态化。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以前我们有些工作需要对接很多单位、跑很多地方,现在同步受理、审批,同时办结,方便、省时、省力。比如不动产登记工作,原来的受理周期为7个工作日,现在半天就解决了。”

督查+考核 压实责任促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17年初,二七区就开发建设了智慧督查系统。在督查利器的跟踪下,各级各部门就像戴上了“紧箍咒”,相关工作也拧上“发条”,提速奔跑。

依托“二七智慧督查”系统平台,二七区对纳入系统的重大项目实施跟踪督办,明确任务内容、节点目标、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及时通报各重大项目进展、投资完成情况,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督查督导。同时,根据会议议定事项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同步纳入督查系统进行监管,按照任务要求催办快办,并对任务落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以督查倒逼项目推进。

“我们设置的有红黄蓝绿四色预警功能,系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自动对问题项目进行预警提醒。”二七区委区政府督查局局长王瑞敏介绍,其中绿色是正常推进的项目,黄色代表进度滞后,蓝色代表进度停滞,红色代表逾期未办。通过不断升级优化,首页面还设置了“曝光台”,滚动播放红灯、黄灯事项,同时不间断向相关分管区领导、具体负责人发送短信提醒。

督查局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快速解决。“我们在一次现场督促建校项目加快推进时,发现学校建成后出行的道路路况不佳,会给师生造成不便,我们便邀请教育部门、道路建设部门、辖区及村组共同商讨研究解决办法。”督查局副局长陈伟介绍。随后,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同前往实地查看、现场研究确定方案。像这样,通过督查局牵线,多部门共同努力,有力保障了多个项目的快速建设后期投入使用。

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二七区制定了《项目建设全力攻坚年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考核评分办法》。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对各项目责任单位的投资完成、节点进度、协调服务、日常工作等进行年度考评,结合月度通报、季度观摩及表彰情况,赋予一定权重分别进行评分,将最终分数情况作为项目考核的直接依据,提升项目考核占各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考核中的比重,细化完善考评机制,将项目考核成果作为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项目的高效推进,换取的是经济指标的满堂彩——2018年,二七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8.8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市内五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9.3亿元,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连续5年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3年入选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成功晋级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刘伟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