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工商联在郑调研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郑州公布今年改革清单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各项工作
郑州警方传达学习 全国公安会议精神
全市法院一年受理涉黑涉恶案件百余件
郑州高新区法院公开审理 一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郑州·西安国画名家 作品交流展在郑开展
郑州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落实“三个转变” 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我们在行动 质量营商篇
郑州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个转变”重要论述。

五年来,郑州市始终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重要战略来抓,将质量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紧紧围绕“三区一群”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从自主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入手,积极践行“三个转变”,交出一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值此郑州市质量大会召开之际,本报推出 “落实‘三个转变’——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今日刊发“质量营商篇”,敬请关注。

(上接一版)为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度,郑州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取消外资企业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落实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注册资本制度;推行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不断降低外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市相关工商登记窗口已经全面施行“一口受理”;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使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与内资企业同门槛、同规则、同待遇,一道享受“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程电子化”,肩并肩辅导及免费帮办、免费翻译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到位

面对“市场主体超百万,监管咋顾上”的问题,我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出台《郑州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确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14项,纳入双随机抽查范围市场主体98万户,执法人员入库1.8万人。通过“一次抽查,全面体检”,进一步减轻对企业的干扰,减少权力寻租现象,减除“保护伞”产生土壤,提升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针对“市场发展那么快,监管咋跟上”的疑问,我市积极适应监管职能向互联网领域延伸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全国电子商务诚信交易试点项目建设,以“三网监管系统”(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郑州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和郑州市电子商务诚信交易监管服务系统)为依托,广泛开展网络经营主体建库、网上“亮证亮标”、在线监测等工作,对网络交易违法行为进行网络搜索、网上取证、案件查处,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同时狠抓企业信息归集和公示工作,建立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全市51个成员单位,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信息归集于企业名下。在通过“全国一张网”平台归集信息百万余条,归集总量位于河南省前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归集渠道,联通信息孤岛,切实提高信息归集效率。同时,加强归集信息共享运用,将相关信息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对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有不良记录的主体,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信贷融资等领域实施联合惩戒,驱逐劣币,支持良币,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自贸区勇当营商环境“排头兵”

对标国际,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同时以点带面,逐步提升郑州乃至全省的营商环境,是河南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在自贸区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商事登记综合服务窗口,全面开展业务通办。除发照窗口外,12个综合服务窗口均实现商事登记业务通办,统一叫号,统一办理,均衡了业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建立服务帮办机制,在自贸区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6个预审咨询台,为企业提供集咨询、预审、辅导于一体的高效服务,确保“一窗”“一次”办结,节约窗口办理时间

先行先试“容缺受理”。在商事登记综合服务窗口率先试行“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申办事项,实行先予受理和审查,允许“先上车后补票”,避免群众反复办、来回跑。

明确窗口无否决权。实行窗口无否决权制度,对企业提出的没有明文规定的新情况、新需求等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告知办理的方法和路径,对于确定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后及时上报请示,不设路障设路标,真正让群众知道怎么办。

截至2018年底,自贸区郑州片区入驻企业突破4万户,注册资本4751.7亿元,企业数量占河南自贸区总数的83%。

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郑州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企业快速增长。2018年郑州新增市场主体25.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6910亿元,同比增长10.3%、5.2%。截至2018年底,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07.5万户,注册资本3.9万亿元,企业类市场主体达到50万户,占据市场主体总量的近半壁河山,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倍,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本报记者 聂春洁 汪 辉 通讯员 杨 鑫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