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展示时代巨变中的惶惑与新生
山东发现 龙山文化聚落遗存
献上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思考
《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今日上映
轻松心态演绎《最好的我们》
5月31日看王者争霸
精美“服饰图鉴”出版
用爱情与魔法交织一出华丽传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飞雁谈新作《省府前街》
展示时代巨变中的惶惑与新生

本报记者 秦华 文/图

近日,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80后作家南飞雁在河南文艺出版社推出长篇小说《省府前街》。这部“十年磨一剑”的作品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它的创作缘起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南飞雁。

呈现开封的嬗变轨迹

《省府前街》是一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之作,已入选2018年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南飞雁介绍说,小说以老开封省府前街上几户人家的命运变迁为切入点,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圆心,以开封沦陷、抗战胜利、开封解放、河南省会迁往郑州为主要节点,展示了千年古都开封特定时期的嬗变轨迹,以及河南人面对时代巨变的挣扎与蜕变、惶惑与新生。

“写这部小说的缘起,是因为我奶奶。我奶奶的童年、青年是在开封度过的,她经常给我讲开封的故事,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很多关于开封的情况。2009年,我萌生了创作一部与开封有关的作品的想法,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做相关准备。”南飞雁说,长篇小说需要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除了整理奶奶讲的故事,他也借阅了许多文史资料,从中寻找灵感。

但是如何把这些资料、把那些打动自己的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变成内心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南飞雁听从了作家李佩甫“小说要养一养,不着急写,养大了再写”的建议,一直“养”着小说。

一砖一瓦“搭建”开封城

“在养的过程中,我先做了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在我的脑海中,建上一座城。”南飞雁说,建这座城并不容易,在动笔之前,他得一砖一瓦把开封城搭建在脑海里,城里有几座戏院,戏单怎么写,海报怎么画;哪条街上有哪个衙门机关,机关里有哪些科室部门;城里各色人等聚会,一般喝什么酒,拿什么下酒,聊什么话题;太太小姐们在哪个铺子做衣服,从哪个洋行买化妆品,打麻将有什么规矩;青年们追什么电影明星,看什么流行杂志,读什么国内外小说……这些都需要去一一还原。

“小说是最吃细节的文体。情节好编,细节难凑。细节就是一砖一瓦,就是支撑历史本来的市井烟火,就是充满褶皱的、毛茸茸的生活。为了让小说的细节禁得起推敲,我像是个强迫症患者,经常看千辛万苦淘到的老开封地图、隔三岔五去开封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在南飞雁看来,小说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终极目的是真实、可信,因此,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他变成了一个考据癖成瘾的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必须要把这座城的基座打结实,这样才能为读者呈现真实可信的70年前的故事。

南飞雁说,他用了好几年时间“搭建”这个城市,但它还只是一个物理城市,还缺少城市的魂,它的主流面貌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个时候,日本作家远藤周作的小说《沉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逐步确定了《省府前街》的结构、视角和节奏。具体到小说中,就是将外在材料转化为内在体验,并以文学创作的结果面对读者。”

突破舒适区尝试新结构

南飞雁说,在创作《省府前街》时,他有意突破自己熟悉的写法和长期形成的风格,在书中尝试加入了书信这一文体,力图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在我的概念里,‘风格’其实就是‘舒适区’的另一种称呼。舒适区是需要突破、需要背叛的。唯有如此,或许可以激发出某些意想不到的敏感和创造力。”

在南飞雁看来,书信这一文体带有强烈主观性的笔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屏蔽写作者的介入感,直接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增加了叙事的维度。此外,他还试图赋予“书信”和“叙述”这两种文体不同的语感,予以明确两者的边界,以求在历史背景和时代意蕴上实现对话的意义。“这就是我在这部小说中的努力之处——写作一个跟自己以往的结构不同的新结构,对自己突破和背叛。”南飞雁说。

谈到《省府前街》的创作意义,南飞雁说:“《省府前街》就像一把盐,写70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就像一缸水,这把盐撒进水里,盐自然是找不到了,但我所有努力的些许意义,便是水中或许已经加了一些味道。”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