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
编者按
致敬考古人
宋之魂 一粒细沙的倾诉
鼎立乾坤
彩陶语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编者按

大河东流去,几度夕阳红。奔腾呼啸的黄河,肥沃的中原大地,孕育着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使河南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跨地域的文化吸纳和辐辏之势。

古今多少兴亡事,千载浮云看中原。2019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文化遗产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3项,河南占5项。它们是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河南考古以其众多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诸多的考古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田野考古的发现与研究,硕果累累,有目共睹。

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十分丰富,在河南境内先后发现一千多处,其中有不少遗址都进行了科学发掘,构建起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编年系列。夏商周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中最为活跃的学术领域,也是河南考古工作的强项。这些重大考古成就,是中国几代考古工作者严谨求实、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结晶。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昭示着中国考古学必将屹立于世界考古学之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