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感怀暮年陆放翁
云想衣裳花想容 (国画) 翟瑞兰
洧川豆腐
物归原主
春燕(油画) 马东阳
《高效工作术》指导大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救 赎
连 载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感怀暮年陆放翁

♣ 柴清玉

上了点年纪的人,应该读读陆放翁的诗。陆放翁即陆游(1125—1210),是南宋的著名诗人。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所作诗歌存至今日的就有9000余首,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众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更有不少清新之作。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更是一曲凄美之歌。

陆游晚景凄凉,他在诗中写道:“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面对疾病和贫穷,他仍以笔写心,用读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活了85岁,在那时已是相当高寿了。

面对暮年贫病交加的生活和苍凉孤寂的心境,陆游既没有铁马冰河的慷慨激昂,也少有我们想象和误读中老愤青的激愤不平,更多的是平常之心,平常得就像邻家爱喝点儿小酒的老头儿。

“利名皆醉远,日月为闲长”,贫病的暮年时候,放翁有了这样的心态;有了“研朱点周易,饮酒和陶诗”的情致;“小草临地学,新诗满竹题”,这时候,放翁的满眼都是诗。对于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他的态度是“荣枯不须计,千古一棋枰”;对于疾病与贫穷,他更是达观幽默:“留病三分嫌太健,忍疾半日未为贫”;对日渐鹊起的名声,他看得十分透彻:“镜中衰鬓难藏老,海内虚名不救贫”。老先生乐趣,一在酒中,二在诗里,“醉解病人诗解瘦”这样的话,他说过不止一次,这对当今步入老年的朋友是多么深刻的启示。

放翁先生把读书和写诗当成了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从来没有如今天的不少作家、诗人们那样考虑码洋、印数、稿酬、评论或能获什么奖。“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诗吟唐近体,谈慕晋高流”“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匀碧录唐诗”“细考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这样的诗句,在放翁先生的晚年俯拾皆是,可见老先生心境平静淡雅,精神生活是丰富充实的。书如果不再是安身立命的功名之事,成了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自然而然,阅读中获得的就是轻松和愉悦。放翁先生多次写道:“引睡书横犹在架”“体倦尚凭书引睡”,或坐或卧,一杯茶,看着看着,眼皮一打架,书掉在地上,酣然大睡,这种享受不是谁都能得到的。这时候,书就是自己的催眠曲和贴身知己。

放翁先生虽然自称“已开九秩是陈人”,年迈体衰,“出寻还得杖青藜”,但他很乐观,甚至还有几分得意:“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多么自信,多么轻松,多么潇洒啊!放翁先生能从司空见惯中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人们忽略的迂回有致的曲线之美。能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人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他把从山间野趣中敏感地看到的情致,化作奇妙的诗句:“山猿引子饮幽洞”“犬声篱根叶有声”……观察多么细微,下笔多么生动,这哪里像一个八十多岁体弱贫困的老人啊!而且,放翁外出不仅是看山观水,而且也躬身悉心地察农耕问稼穑,体味乡间情味:“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新收谷雨芽”“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农人们生活安然,恐怕对放翁先生更是心灵的慰藉。

虽然贫困,但放翁先生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他没有想着怎么换一处大房子,却把平淡单调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能够捕捉到快乐意趣而引发诗兴。“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叩门村医送药方。”平白直叙,朴实无华,给我们构画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画:小贩挑担在卖凉粉,新竹在微风中悄然出土,邻家妇女在篱笆旁收起了钓鱼的鱼钩,乡医送来了治病的药方。让人感到祥和温馨,也让人感到放翁先生的心态是如此年轻湿润,是如此挚爱生活。即使在信息丰富、生活多彩的今天,“已开九秩是陈人”的年纪,又有多少人能如此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呢。

读放翁先生晚年的诗,有时候我还会想到钱锺书先生的论述,他说放翁诗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忠愤”;二是“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我真的很信服钱先生对放翁诗的评价和判断,这个特点在放翁晚年的诗作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我即是被这“深永的滋味”所吸引、所感动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