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融入都市的200岁古槐
桃源新村的幸福生活
亮明身份做表率 我是代表我先行
社区为百岁老人办“生日宴”
郑州保护古树的暖心故事
开展志愿禁烟行动 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路通了 心近了 居民乐了
巷口绿意浓 庭院景色美
西里路上追寻年代的记忆
一个游园靓一条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桃源新村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张立

开栏的话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今年初,我省决定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1000多个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引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和乡村振兴的整体提升,并将其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我市确定83个行政村开展省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其中:巩义市13个村、登封市12个村、新密市16个村、荥阳市12个村、新郑市18个村、中牟县12个村。今日起,本报记者走进部分示范村,全面反映开展示范村建设以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发生的可喜变化。

夏日,骄阳似火。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王彩霞家二层小楼里,未开空调,却并不很热。“室内外温差好几度,与山上温度差不多。”王彩霞说,“今年春天,房屋墙立面装了保温材料,冬暖夏凉。”

王彩霞家原来在具茨山上的风后岭村,交通不便,配套设施欠缺,曾是有名的贫困村。为实现村庄整体脱贫,王彩霞和她的同村300多人全部从山上搬出,入住山下北靳楼村。如今,王彩霞所在北靳楼村,已是全国文明村。

“当时,山上贫困群众的房屋由村里统一规划设计,政府补贴,各户出资建设。”村党总支书记高金亭当过教师,他在村里当了30多年干部,言语思路清晰:我们新村庄的建设,采取的方法是“旧宅换新,通规自建”。现在,新村基本建成,统一二层村民别墅,整齐排列,配套齐全。

两个村地合人合,完全融合,让山上村民享受同等待遇,真正实现了“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搬入新居的农民不仅生活环境得到巨大的改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把新村定名“桃源新村”,同时将山上村庄及数千亩山地出租给具茨山景区,收入充实村庄集体,两村资产合并共赢。

现在,北靳楼村正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村部向西不远处,是一处婚纱摄影基地,也是村里最重要的一处集体产业。还没进入旺季,每天有七八十对新人来拍照。“最多的时候一天300多对儿,加上摄影师、灯光师就是1000多人。”基地负责人说,这里年接待人数已达10万。目前村里各项产业年产值达1亿元,带动近百人就业,村集体年收入120万元,人均收入16238元。

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全面整修村南北主干道桃源中路,增设雨水污水设施,安装路灯62盏;建设村史民俗展览室、文化娱乐活动室、村民舞台、休闲健体广场;还为全村996户村民的住房统一安装墙体保温层;连年提升村庄绿化档次,目前已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村庄紧邻郑尧高速,距离省会市区仅30分钟车程。我们将恢复千亩桃园,整合大量农家别墅,使北靳楼村成为农家游的好地方。”高金亭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